绿氢应用“提速”:多元化、规模化消纳路径
发布日期:2025/7/14
经过2-3年的建设,2025年我国绿氢项目迎来了密集投产的一年,绿氢应用也开始提速。绿氢的消纳途径正呈现多元化、规模化趋势,主要围绕化工合成、工业替代、交通、电力调峰及跨区域输送等场景展开。以下是项目详情(部分项目所产绿氢会综合利用,未一一列举用途):
绿氢制氨醇方面,7月消息,全球首罐绿氨在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远景零碳氢能产业园装运发车,这宣告由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建成投产。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为其颁发了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明。
据公开消息,该项目生产出来的绿氨将主要卖给国际上的大贸易商,再由他们进行分销,这些客户可以接受一定的绿色溢价。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已经与远景签署了长期采购协议,从明年开始,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将采购远景生产的绿氨产品销往日本和亚太其他地区。丸红株式会社是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之一。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预计7月下旬产出第一罐绿氨。据了解,该项目生产的绿氨产品将主要通过公路运输方式供应给周边企业,目前企业分别与5家国内需求企业、1家国际需求企业签订了绿氨使用意向协议。
绿氢化工应用,4月,中国大唐集团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主体工程进入收官阶段,即将全面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超13亿元,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2025年1月17日正式并网投产,首创“风光储氢+煤化工”深度耦合模式,绿氢通过管道直送煤化工甲醇合成装置,替代原有高碳排放的生产工艺。
青海德令哈华电PEM制氢项目在今年4月实现绿氢商业化交付,氢气通过管束车运输至本地工业用户(如化工、冶金企业),解决西北地区“绿电消纳难”和“工业用氢贵”问题。
绿氢交通方面,7月2日,甘肃首台悬挂黄绿新能源牌照(甘F55501F)的氢能重卡,在瓜州加氢开跑,打通了“风光发电—绿氢制备—氢能交通”链条的关键一环。格罗夫瓜州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省列重大项目,一期10MW先导项目主要包括10MW氢储能、10MW/60MWh氢储能调峰项目和6座加氢站、一座撬装加氢站和200台氢能重卡。
5月,明阳集团位于河南的风电场离网制氢&绿色交通示范项目顺利落地,成功产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公斤绿氢。示范项目中,制氢站可通过直供系统为氢燃料电池通勤班车、工程运输车等提供燃料,覆盖园区通勤、物流运输等场景。
5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内,一辆满载纯度为99.999%绿氢的长管拖车奔赴进京外销之路。经过3小时,该拖车顺利到达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庆园街919加氢站。首车国家能源集团绿氢完成全部氢气卸车操作,为北京氢能公交提供氢能供应。
天然气掺烧方面,6月消息,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天然气掺烧绿氢排放物降低20%以上。该项目自2024年11月26日点火成功以来,已经累计为下游用户提供370万标方的绿氢。
这些项目不仅验证了绿氢的多元消纳路径,更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推动全产业链降本,为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来源:高工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