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天”?抢滩月球零碳数据中心
发布日期:2025/7/17
首图来源:iStock
没想到,在月球上建数据中心的设想,还是走在了在月球上铺设太阳板为地球提供电力的前面。因为数据传输比电力传输要容易得多。
我们知道,数据中心作为“吞电巨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与能源来实现运行,甚至一些数据中心的能耗已逼近多地电网承载极限。
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数据中心搬到外太空呢?
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并且已经开始了行动。
据CNBC报道,在月球建立零碳数据中心,即将成为房地产的下一个前沿赛道。
来源:CNBC
这听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其实已经有不少公司迈出了行动的步伐。
美国房地产投资管理巨头海因斯(Hines)近期完成了对佛罗里达州"太空海岸"发射基地附近Titusville物流中心的收购。这个占地约2300平方米的地产已全部租给航空航天用户。
Hines的全球首席投资官David Steinbach表示,各大企业正在探索太空资源货币化的多元路径,包括月球表面的制造业房地产开发,其中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就是数据中心。
Steinbach认为,太空中蕴藏着无限的太阳能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无碳”解决方案;而且,太空中部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空间也是无限的。

来源:CNBC
相比海因斯的布局,另一家美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商Lonestar Data Holdings的实践更为超前。
这家佛罗里达州企业已成功将一部精装书大小的微型数据中心送上月球——该设备搭载于Intuitive Machines公司的"雅典娜"月球着陆器,由SpaceX的火箭发射升空。
该“微型数据中心”重量仅为1公斤,配备8TB的SSD存储空间,计划随着着陆器在月球表面停留约三周,然后返回地球。
图说:“雅典娜”着陆器携带的微型数据中心来源:NAS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式应用,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推动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张。
然而,这种扩张正面临严峻的能源挑战——麦肯锡最新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年能耗需求将增长19%至22%。
同时,数据中心规模庞大,布局复杂,冷却系统耗费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种挑战。
当地球数据中心能耗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位于太空中的月球,似乎就成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将数据中心建在月球上,通过电磁波信号即可与其他航天器通信或将数据传回地球,还不需要耗费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电磁波以光速在真空中传播,延迟低于光纤。
更重要的是,月球环境为数据中心提供了近乎理想的“无碳”能源获取与散热条件。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遮挡,太阳能辐射强度高达地球的1.5倍,且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达29.5天,极地区域存在近乎永恒的日照区域,理论上可实现全年无间断的太阳能供电。
得益于轨道环境中太阳辐射的稳定性和高强度,太空太阳能利用效率远超地面系统,同时,月球环境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的被动冷却系统——月球的某些区域永久处于阴影之中,因此温度极低,低至-173 °C。
这意味着无需消耗任何能源或水来冷却数据中心,彻底摆脱了传统数据中心对高耗能水冷系统的依赖。
而且,低温环境下电气元件的运行效率也会更高。
“当你把数据中心安置在本来就非常非常冷的环境中时,性能实际上也会显著提高,”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一位研究人员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当温度下降时,电阻参数也会下降。”
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资助的轨道数据中心关于“太空数据中心”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太空部署数据中心“可以改变欧洲的数字格局”,并且“更加环保”。
这项名为“ASCEND”的研究旨在比较太空数据中心和地面数据中心对环境的影响,以推动欧盟绿色协议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的目标。
此外还有信息安全问题。月球数据中心为关键数据提供了物理隔离的最高级别保护。
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的今天,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距离构筑起天然的物理防火墙,使网络攻击难度呈几何级数提升。
而且,在月球上,数据无需通过地面网络传输,信息可以直接从太空传送到专用地面站,这意味着太空设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这种隔离性尤其适合政府机密数据、金融核心系统和医疗健康记录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数据类型。
“这就像在银行后面建了金库,” Lonestar创始人克里斯·斯托特表示。“你不必每天都打开它,但它的存在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目前Lonestar已经拥有包括佛罗里达州和马恩岛政府在内的客户。其首个月球微型数据中心的主要任务,为佛罗里达州政府和马恩岛政府传送数据。
除了网络安全,月球环境还能规避地球上的各类物理风险。海底电缆断裂、自然灾害乃至战争都可能造成地面数据中心的毁灭性损失。
而月球表面的情况则更加可预测——几乎没有大气层,因此无需担心气候事件。月球不受地震、海啸、战争等地面灾害影响,是保存人类文明关键数据的理想"诺亚方舟"。
目前许多房地产公司已经研究潜在的月球建筑建造方式,包括3D打印技术。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建筑公司ICON正在与NASA合作,开发用于月球和火星建筑的3D打印技术,利用月球材料(或称风化层)在地球外建造基础设施。
而一家位于加州的初创公司Ethos表示,他们已有能力开发基于月球的水泥,材料来源是月球的主要成分方铝石(anorthosite)。
该公司专注于月球基础设施,并指出使用方铝石可以制造太阳能板、导线等数据中心及其他工业设施所需的原材料。
Ethos的首席执行官官罗斯·森特斯(Ross Centers)说:“我们的目标是将月球的地质资源转化为可建造的材料,包括着陆垫、道路、数据中心地基,这是一个等待开发的新世界。”
来源:Ethos
当然,在月球建设数据中心,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挑战。
在技术层面,地月距离导致的数据延迟是最直接的障碍。1.4秒的单向通信延迟使得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视频直播、在线游戏、自动驾驶和高频交易等——难以部署。
不过,对延迟容忍度较高的计算任务,如AI模型训练和非实时图像处理等,仍可受益于月球数据中心强大的处理能力。
其次,如果月球上的数据中心出现故障,修复起来会困难得多。
虽然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能解决部分问题,但重大硬件故障仍需依赖载人任务,这可能导致数周甚至数月的服务中断。
而且,环境可持续性方面也存在瓶颈。ASCEND研究结果显示,要实现真正的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就必须将火箭发射器的排放量降低90%。
此外,高昂的发射成本仍是商业化的主要障碍——即使SpaceX等公司大幅降低了发射费用,目前每公斤载荷的入轨成本仍需数千美元。
希望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商业生态逐步完善,让月球成为人类数字文明的重要"外硬盘“的同时,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到那时,房地产商“抢滩”月球数据中心建设,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愿景。
来源:环球零碳 作者: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