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报量报价”!建筑如何靠调电赚钱?
发布日期:2025/7/22
你有没有想过,写字楼的中央空调、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甚至自家的储能电池,不仅能用电,还能靠 “调电” 赚钱?最近广东某写字楼就靠这招,每月多赚了 5 万元 —— 这背后藏着建筑虚拟电厂的 “报量报价” 秘诀。
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为啥写字楼和居民楼能组成 “虚拟电厂”,不同电器怎么 “报价” 才能多赚钱,虚拟电厂又怎么分配收益,让用户和电厂都满意。
一、先搞明白:建筑虚拟电厂为啥要 “报量报价”?
(一)城市电网快扛不住了
夏天用电高峰时,电网就像超载的电梯 —— 空调、充电桩、服务器同时开工,线路随时可能 “跳闸”。以前解决这问题,要么让火电厂多烧煤(不环保),要么拉闸限电(用户骂街)。
现在有了新办法:把写字楼、商场、居民楼里的空调、储能设备等 “灵活负荷” 聚起来,组成 “建筑虚拟电厂”。电网缺电时,这些建筑少用点电;电网电多了,就多用电存起来。但怎么让大家愿意配合?得靠 “报量报价”—— 建筑说 “我能调 100 度电,要 3 元 / 度的补偿”,虚拟电厂汇总后报给电网,成交了就能赚钱。
(二)不同电器,“调电成本” 天差地别
同样是调 100 度电,代价可不一样:
把储能电池的充电时间从凌晨改到中午,几乎没啥损失;
把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延后,车主可能因为续航焦虑不乐意;
把写字楼的空调温度调高 2℃,员工会觉得闷热。
要是不分青红皂白都给一样的补偿,有人吃亏有人占便宜,肯定长久不了。所以得给不同电器 “量身定价”,这就是 “报量报价机制” 的核心。
二、三类 “可调负荷”,各有各的 “报价公式”
建筑里的电器按 “调电代价” 分成三类,就像外卖平台的 “可改时间单”“可退单”“退单要赔钱”:
(一)无损可转移负荷:调电零损失,报价最低
这类负荷调电不影响体验,比如储能设备、智能热水器。你家的热水器本来凌晨 3 点加热(电价 0.3 元 / 度),现在电网让改到中午 12 点(电价 0.5 元 / 度),虽然多花了电费,但电网给的补偿能 cover 掉成本。
报价公式:至少要等于 “电价差”。比如电价差 0.2 元 / 度,报价就得≥0.2 元 / 度,不然就亏了。
举个例子:某写字楼的储能设备能转移 200 度电,凌晨和中午的电价差 0.3 元 / 度,那报价不能低于 0.3 元 / 度,不然赚不到钱。
(二)有损可转移负荷:调电有点麻烦,报价要高点
这类负荷调电会影响体验,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桩。车主本来习惯晚上 8 点充电,现在改到 10 点,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得绕路去充电站,这就有 “麻烦成本”。
报价公式:等于 “电价差 + 麻烦成本”。比如电价差 0.2 元 /
度,麻烦成本 0.5 元 / 度,报价就得≥0.7 元 / 度。
某公司的电动汽车队,每月有 500 度电可转移,算上司机绕路的成本,最终报价 1 元 / 度,既覆盖了成本,又有赚头。
(三)有损可削减负荷:调电要牺牲体验,报价最高
这类负荷调电会降低舒适度,比如写字楼的空调。把温度从 24℃调到 26℃,员工会觉得热,这就是 “体验损失”。
报价公式:至少要等于 “体验损失 - 省下的电费”。比如调 100 度电少花了 50 元电费,但员工抱怨导致效率下降,损失 200 元,那报价就得≥150 元(200-50)。
某商场的空调能削减 150 度电,算上顾客流失的风险,报价 3.5 元 / 度,才愿意参与。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和运营模式探讨.pdf》
三、虚拟电厂怎么汇总报价?就像 “菜市场砍价”
建筑把 “能调多少电、要多少钱” 报给虚拟电厂后,虚拟电厂得像菜市场小贩一样 —— 把低价的先汇总,高价的后汇总,才能报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比如 7 栋建筑报来的价格如下:
四、收益怎么分?用户和虚拟电厂都不亏
电网接受报价后,会按 “出清价格” 付钱。比如出清价是 3 元 / 度,虚拟电厂和建筑怎么分这笔钱?
(一)虚拟电厂赚 “差价”
虚拟电厂报给电网的价格,比建筑报的高,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比如建筑报 2 元 / 度,虚拟电厂报 3 元 / 度,每度电赚 1 元。
(二)建筑拿 “基础收益 + 附加收益”
基础收益:按自己报的价格算,比如建筑报 2 元 / 度,调了 100 度,拿 200 元;
附加收益:如果虚拟电厂的报价更高,建筑还能分差价。比如虚拟电厂报 3 元 / 度,建筑再拿 100 元(1 元 / 度 ×100 度)。
这样一来,建筑的收益 = 200+100=300 元,比自己直接跟电网交易赚得多。
五、实验见真章:这样报价能多赚多少钱?
论文里做了个实验,7 栋建筑组成虚拟电厂,对比三种报价方式:
平均报价:把所有负荷的价格算平均,一起报;
最高报价:按最贵的负荷价格报;
分类报价:按无损、有损转移、有损削减分开报。 结果一目了然:
(一)分类报价中标概率最高
出清价低时(2-3.5 元 / 度),平均报价太便宜,虽然能中标,但赚得少;
出清价高时(3.5-4.9 元 / 度),最高报价太贵,很难中标;
分类报价灵活调整,无论价格高低都能中标,还能赚得最多。

(二)收益分配更公平
平均报价时,虚拟电厂赚大头,建筑只能拿点零头;最高报价时,建筑要价太高,虚拟电厂没利润。分类报价时,两者收益比例合理,长期合作更稳定。
比如出清价 3 元 / 度时:
分类报价:虚拟电厂赚 1200 元,建筑拿 2800 元;
平均报价:虚拟电厂赚 2000 元,建筑只拿 2000 元。
三种报价方式对比表
六、对咱们普通人,有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居民楼:储能电池能 “躺赚”
家里装了储能电池的,凌晨低价充电,中午电网高价时放电,通过虚拟电厂报价,每度电能赚 0.5-1 元。某小区业主算过,一个月能多赚 200 元。
(二)写字楼:空调调温也能赚钱
把空调温度从 24℃调到 26℃,每小时能削减 50 度电,按 3 元 / 度算,每天 2 小时就能赚 300 元,一个月 9000 元 —— 够买 200 杯咖啡了。
(三)商场:错峰用电省大钱
商场的冰鲜柜本来 24 小时运转,现在凌晨多开 1 小时(电价 0.3 元 / 度),中午关 1 小时(电价 0.8 元 / 度),每天省 25 元电费,还能拿 30 元补偿,一月多赚 1650 元。
七、未来:手机上就能 “给电器报价”
以后你可能在手机上收到这样的通知:
“今晚 8 点电网紧张,您家的热水器可转移 5 度电,报价 1.2 元 / 度,确认参与吗?”
点击 “确认”,电热水器自动改到 10 点加热,账户里多了 6 元。
这就是建筑虚拟电厂的终极形态 —— 每个电器都是 “微型发电站”,既能省钱又能赚钱。
来源:虚拟电厂学习社 作者:萍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