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特高压+储能:甘肃转型“电力高速”枢纽站

发布日期:2025/7/23


      今年上半年,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五省外送新能源电力总量接近2000亿千瓦时。内蒙古和青海新能源输出电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2%和56%(其他省份未公布官方数据)。


     西北的壮美“风光”,正通过省间电力市场交易,来到东部城市,汇聚成夜晚的璀璨灯河,这是属于能源人的浪漫。


      在这场空间跨度大、输送电量高、涉及主体多的交易中,甘肃,正从新能源大省向西北地区电力交易市场的关键枢纽逐渐转变。


   “电力高速”关键枢纽站


   “十四五”以来,西北电网新能源外送电量保持了年均18%的增速。为了输送、消纳如此大量的电力,特高压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既解决了能源分布不均的矛盾,又保障了电力安全和经济效率),在西北地区广泛开展建设。


      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始于甘肃酒泉,终到湖南的祁韶直流项目,连续15天单日外送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


      西起甘肃庆阳,终到山东泰安的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庆东直流于今年5月投产,累计输送电量超32亿千瓦时。


     7月15日,甘肃特高压单日外送电量达到2.3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输送新能源占比超40%。


      因为独特的区位优势,甘肃的“电力高速公路网络”增长迅速、功能强大。甘肃电网位于西北电网中心,“座中四联”,通过19回750千伏线路与宁夏、青海、新疆和陕西电网联网运行,并依托祁韶直流、青豫直流等特高压输电通道,将甘肃乃至西北的电力输送到全国。


      2025年,各省公布的超高压重点项目中,甘肃省数量最多,达到11项。今年开展建设的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就达到了1354亿元。


      这些特高压输电线路,如同一条条“电力高速公路”,将甘肃以及西北的丰富新能源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提供了坚实保障。


     拓展的“电力高速”与储能市场机遇


     在以风电、光伏为主要输送电源类型的特高压建设中,储能设备是核心配套。这是由于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如夜间无光、无风时出力骤降,午后光照强时出力突增),若直接通过特高压外送,会导致受端电网电压、频率波动,不稳定。


     此外,特高压线路投资大、输送容量固定,若仅依赖新能源发电,可能出现“弃风弃光”或“通道闲置”题。储能系统可以将闲置电力储存起来,在通道空闲时外送,提高了线路的利用时长,也使用电高峰与新能源发电高峰更加匹配。


      作为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重要趋势,新能源特高压配储也被广泛写入政策指导方案中。《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新建新能源跨省跨区输送通道,输电能力应充分考虑新能源特性,配套建设储能调峰设施”。


     7月14日,《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电网侧新型储能建立容量电价机制。明确了容量电价标准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规定了容量需求、有效容量的核定方法以及容量电费的分摊、结算、清算和考核等内容。也为相关储能设施提供了政策支撑。


      甘肃作为西北电力市场核心枢纽建设开展如火如荼,带来了储能领域的旺盛机会。



来源:碳索储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