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100%绿电!数据中心变身“降碳先锋”

发布日期:2025/7/23

    图片来源:中国能建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落地生根并绽放光彩。2025年7月15日,随着并网发电键被按下,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首批风电、光伏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清洁电力源源不断汇入基地降压站。


      这一项目不仅是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此类工程,更如同一座灯塔,为数据中心绿色转型照亮前行道路,深度契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标志着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内蒙古数据中心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迈入运营阶段。


 

     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模宏大,布局精巧。该项目的新能源场站位于察右前旗,总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其中风电2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配套4.5万千瓦的储能设施。


     而作为负荷端的算力基地,则坐落于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574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2栋算力机房,预计总投资91亿元,规划机柜数约2.5万架。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彰显了其在能源与算力融合领域的宏伟蓝图。



     该项目在技术层面堪称典范。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宛如智慧大脑,将能源源头(光伏、风电等)、电网、用电负荷(算力基地)和储能系统有机整合,构建主动配电网,实现绿电100%自用。


      项目团队开发的一体化联合运行能源调控平台,集成了发电预测、电能量计量、风光储优化调度等多元功能,通过统一协调控制系统,精准协同风电的随机性、光伏的间歇性与储能的灵活性,为算力输出的稳定可控提供坚实保障,完美适配“东数西算”对时延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储能配置方面,45兆瓦/18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4小时时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平抑风光波动,提升系统调节能力。该电池具备长循环寿命(超3000次)、高安全性(工作温度-20℃~+60℃)等卓越特性,达到行业高标准。算力基地在节能技术应用上也不遗余力,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智能热管氟泵双循环一体机等高效机房设计,降低数据中心PUE值,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绿电供应与效益方面,项目成果斐然。当前,一期工程已可满足算力基地35%的绿电需求。待配套新能源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将产出8.48亿千瓦时绿电,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38.74%,相当于每年节约23万吨标准煤、减少56.7万吨碳排放。这不仅为算力基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环保层面贡献巨大,向着“100%绿电供应”的目标稳步迈进,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从战略意义与规划视角审视,该项目意义非凡。作为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其投运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在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构建低成本、高可靠的绿色算力底座,为京津冀等负荷中心输送低碳算力,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投产后最大用电负荷达33.8万千瓦,年用电量21.9亿千瓦时。二期工程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计划2026年底前实现业务全面上架。


      最终目标是打造国内首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的零碳园区,为算力行业树立“绿电直供+高效节能”的双碳标杆。此外,项目得到内蒙古自治区及乌兰察布市政策大力支持,被纳入当地新能源发展规划。其创新模式可复制至其他高耗能行业,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与柔性负荷,实现多能互补与电力市场参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以其卓越的工程实践,为能源与算力融合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引领行业迈向绿色、高效的未来。


      正如中金数据集团副总裁仇倩所说:“依托乌兰察布的气候和能源禀赋,中金数据将以数据为纽带,打造兼具成本最优、时延可控与安全可信的算电协同园区,为数字经济提供‘绿色零碳、高可用’的算力支撑。”


      乌兰察布市也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发挥能源、气候等优势,动员更多算力企业参与算电协同探索实践,带动建设“智算之都”,做大做强乌兰察布算力集群绿色算力规模,为京津冀的高实时算力提供支援,为长三角等区域的非实时算力需求提供保障。



来源:光伏储能电站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