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错峰套利+容量租赁:虚拟电厂让沙戈荒增值!

发布日期:2025/8/5


     负荷聚合
     把灌溉泵变成"印钞机"


     宁夏某枸杞种植基地的200台灌溉泵,去年突然多赚了82万元——这不是因为枸杞涨价,而是虚拟电厂把它们变成了"可调负荷资产"。


     每天正午光伏大发时,虚拟电厂系统会自动降低30%的灌溉功率,优先消纳低价绿电(度电成本0.18元);到傍晚用电高峰,再用储存在蓄水池里的水灌溉,避开0.53元的峰时电价。单这一项,一年就省出45万元。更妙的是,这种"削峰填谷"行为还能从电网拿补偿,每千瓦可调负荷每月给60元,200台泵聚合出的1.2万千瓦容量,又进账37万元。


      企业只要接入区域虚拟电厂平台,不用改设备,就能复制这套"错峰套利+容量租赁"模式。甘肃某合作社刚加入3个月,灌溉电费就降了28%,还多了笔稳定的"设备租金"。


     绿证交易
     给沙子贴上"增值标签"


     鄂尔多斯的光伏治沙项目发现,卖电不如卖"绿色标签"赚得多。他们把每年发的2000万千瓦时绿电,拆成2000张电子绿证,每张多卖0.08元,一年多收160万元。


     关键是怎么让绿证更值钱。虚拟电厂帮他们绑定了"治沙数据"——每发1千瓦时电,同步修复0.1平方米沙漠。这个标签让绿证溢价从0.08元涨到0.1元,某东部车企为了碳中和,一次性买走了3年的量。


     现在加入虚拟电厂的绿证交易池,连农民合作社都能分一杯羹。内蒙古某牧民合作社的5万千瓦时绿电,通过平台拆分交易,多余收益刚好够买2台新打草机。


     光伏板下的"三重账本"


     阿拉善的光伏阵里藏着本"生态赚钱账":板间种的沙打旺,用虚拟电厂调度的绿电灌溉,亩产比以前高15%,卖草籽赚了23万元;光伏板因为植被挡风,清洁频率从每月3次减到1次,省了12万元;生态部门验收后,每亩给300元修复补贴,2000亩就是60万元。


     这三笔钱加起来,刚好覆盖了初期治沙的投入。企业算过一笔账:传统光伏治沙回本要8年,用虚拟电厂这套组合拳,最快18个月就能收回生态投入,剩下的6年多都是纯赚。


      当灌溉泵开始赚调峰费,沙子变成能交易的绿证,连治沙投入都能快速回本——沙戈荒的虚拟电厂,正在把"生态包袱"变成"赚钱资产"。这里的每一分投入,都能找到至少三个变现出口。


来源:索比光伏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