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虚拟电厂潜力!四川各类电源应发尽发
发布日期:2025/8/6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空调等降温负荷激增。7月16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率先达到7224万千瓦,创下新高,7月17日再攀升至7311.7万千瓦,连续两日创新高。8月4日21时21分,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7356万千瓦,这是今年第3次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了6%。当前,四川电网运行平稳,供电安全可靠。
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迎峰度夏及成都世运保供有关工作高度重视。2025年8月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四川省气象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调研,向气象部门和能源电力系统长期以来给予四川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科技赋能,强化协同联动,多措并举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和电力能源保供工作,着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调研迎峰度夏及世运会能源电力保供、电源电网规划建设等情况。
施小琳到四川省气象局,了解气象事业发展历程、一体化平台建设、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及成都世运会保障等情况,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调研迎峰度夏及世运会能源电力保供、电源电网规划建设等情况。
施小琳指出,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受近期持续高温影响,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电力保供面临考验。要统筹电力稳定供应和能源转型发展,全力保安全、保发展、保民生。多措并举加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各类电源应发尽发,加大省外购电力度,做好需求响应调峰、节约用电宣传引导等工作,发挥虚拟电厂等削峰填谷作用,提升用电高峰期顶峰能力。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能源供给体系,前瞻科学预测电力需求,全力支持重点电源、重要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投用,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大力发展清洁可调节电源和风光新能源,充分挖掘虚拟电厂、微电网等资源,积极布局新型储能设施,推进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算电融合项目建设,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多源协同互补、多网互联互济、源网荷储互动的电力供给格局。
施小琳强调,世运会开幕在即,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气象会商研判,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准备,完善各种情景下应急预案,扎实做好供电保障和服务支撑,确保开闭幕式安全顺利、赛事平稳有序。
副省长胡云,省政府党组成员胡元坤,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
根据国网四川公司报道,6月以来,四川盆地接连打破高温纪录,面对高温高负荷考验,国网四川电力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可靠供应。已建成投运13项迎峰度夏保供重点工程,筑牢电网硬支撑。目前,四川电网全网总装机1.5亿千瓦,水电、新能源、火电等各类电源实现应发尽发,省外购电能购尽购。
同时,全省构建起规模达900万千瓦的需求侧响应综合措施库,超过4000户用户主动参与需求侧市场化交易。此外,各类新型主体参与用电负荷精准调节,全省已建成虚拟电厂30座、储能项目295个,可调能力超100万千瓦,助力度夏保供。
来源:川观新闻、国网四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