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巨头争峰!中石油、中石化、万华化学竞相投资智能循环物流

发布日期:2025/8/16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共同投资了一个行业“新贵”。


     近日,中国石油的全资投资平台——昆仑资本独家完成了对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橘科技)的B++轮注资。回顾乐橘科技的融资历程,其背后的股东阵营堪称豪华。中国石化旗下的化工销售公司、化工巨头万华化学以及高瓴创投,在此前曾参与了多轮投资。


     到底是什么原因吸引这些行业巨搫的持续加注这家公司?其实,中国石油这次注资的逻辑在于入局万亿级体量的资源循环市场。          

  
     01央国企及资本的“新贵”


     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在全面提出双碳三新业务布局后,风光发电量实现了大涨,新材料产量也大幅增长60%,CCUS年注碳量超过150万吨。


     这些亮眼的数据直观展现了中国石油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决心与成效。


      昆仑资本作为中国石油战略落地的重要资本抓手,在锂电材料、充换电生态等领域早已进行系统布局。


     近日,昆仑资本又投资了乐橘科技,占据其13.0181%的股份,成为继石翔(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石化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而且,乐橘科技的股东里还有万华化学、高瓴创投、京博石油化工等众多企业。


      这个乐橘科技到底什么来历,能吸引一众巨头的青睐?乐橘科技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为2268万元,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回收再生、循环物流、智能设备。 

                                 
      该公司的超级工厂可以回收工业端和消费端旧塑料,并将这些塑料再生转化成包装材料,有效防止固体废物再次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循环物流是通过循环共享包装,建立起“生产-循环租赁-回收-再生”的生态闭环。智能设备通过融合AI与先进算法,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可以说,其回收再生业务与循环物流业务直接就是上下游的关系,而智能制造则可以贯穿生产的所有环节。


     该公司已经依托这三大板块的技术优势,打造了智能化物流生态系统平台,利用货物运输的实时轨迹跟踪技术,将车主与货主紧密连接,优化车货匹配流程。


     这个公司注册资本仅有2268万元,在规模上并不突出,但其合作伙伴及客户已经涵盖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扬子石化—巴斯夫、沙特阿美、赛科石化、福建炼化等在内的2000多家上下游企业。         

   
     02押注智能物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还不止乐橘科技一家智能循环平台完成了融资。


      7月下旬,智能循环领域的领军企业箱箱共用也完成了1.3亿元F轮融资。箱箱共用成立于2017年,与乐橘科技一样都是在上海注册,注册资金为5000万。


      细查会发现,箱箱共用也有着超级豪华的朋友圈,合作伙伴里包含了万华化学、博世、海尔、中粮、长城汽车、西门子、欧洲邮政巨头DPD等。


     同样是循环物流,一个注资2268万,一个5000万,为什么都有这么强大的朋友圈阵容?答案就在:低碳、环保、新材料、智能制造。


      当这些出现在物流领域,其实就是在重构物流的内核。而这直接与我国超万亿的物流市场息息相关。


     伴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张,物流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然而,物流带给人类更便捷生活的同时,还随之带来了各种问题。


     传统物流模式依赖化石能源,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8%以上。而且,随着原油、木材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还同步增加了物流行业的运输和附加费用。


      此时,如果将物流行业升级为智能循环物流,就可以减少30%的原材料消耗,比如RFID智能箱。


图片源自网络


     一个RFID快递箱可以重复重用200次,相当于可以替代200个一次性纸箱,减少木材消耗1.2吨,胶带使用数量减少9万米。


      这种箱体由于使用了轻量化设计,还可以降低运输中的燃油消耗。


      再看环境问题,快递包装每年增量超过1000万吨,这直接导致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突出。


     以乐橘科技和箱箱共用等平台为主推动的共享租赁模式,在缓解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解放企业现金流。


     并且,箱内的传感器可以采集环境数据,为优化包装设计和运输路线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商规模化运维更可降低运维成本。


     传统物流面临效率瓶颈与资源浪费等挑战,而智能循环物流在降本增效、绿色可持续方面的显著优势,正推动行业加速向绿色智能循环模式转型。            


     03不仅是环境问题,还是能源问题


    与物流行业一样,石油石化行业也有推动智能循环物流的自身原因。


     尽管我国油气资源禀赋相对匮乏(2024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1.9%),每年仍需消耗超2亿吨石油作为石化原料。



     其中,大部分用于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这些材料正是物流包装的核心组成部分(如快递袋、缠绕膜、周转箱等)。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物流包装领域消耗石油衍生品的数量要超过1000万吨。


     这些问题不仅加剧环境污染,还将持续推高我国对石油等能源的进口需求。


     推动包装材料的塑料循环再生与可循环材料制造,已超越物流行业绿色转型的范畴,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命题。我国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曾明确建立资源循环体系,强制要求重点企业物流环节绿色化。


     该发展规划还明确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2023年中央财政曾安排循环经济专项资金147亿元。


     2024年10月,我国集合多个央国企的力量成立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这是我国第98家中央企业,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


     当然,资源循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不少挑战,比如循环物流领域的跨区域空箱调度问题,但资源循环的浪潮已势不可挡。




来源:石油link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