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麦肯兹:全球电池储能将面临1400吉瓦容量缺口!
发布日期:2025/8/19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最新研究显示,到2034年,全球需要在电池储能系统(BESS)上投资约1.2万亿美元,以支持新增超过5900吉瓦(GW)的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报告强调,未来十年,电网形成技术(GFM)的采用需要大幅加速,才能支持全球预计5万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扩张。
与传统的电网跟踪系统(仅响应现有电网状况)不同,电网形成型电池储能系统 (BESS) 可以主动创造并维持电网稳定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领域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特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伍德麦肯兹 (Wood Mackenzie) 研究总监罗伯特·刘 (Robert Liew) 将这项技术描述为“可再生能源整合的关键突破”,并指出,预计到 2034 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 55%,可再生能源将占新增装机容量的 80% 以上,GFM 电池对于弥合可再生能源扩张与系统可靠性之间的差距至关重要。
报告估计,2024年至2034年间,全球电力行业采用并网技术的电池储能将面临约1400吉瓦的容量缺口。一些亚太国家已经严重依赖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贡献了46%至90%的峰值负荷。这为先进的储能技术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因为并网系统将成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的市场的首选解决方案。
近期发生的不稳定事件(例如2025年西班牙大停电)凸显了部署电网形成型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紧迫性,这些事件凸显了在缺乏足够电网稳定措施的情况下高度依赖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电网形成型电池旨在通过提供传统发电厂提供的功能来应对这些挑战,例如独立电压源、惯性响应、干扰期间的大电流支持以及断电后恢复系统的黑启动功能。
报告中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沙特阿拉伯的红海项目,该项目已大规模证明了并网技术的可行性。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离网可再生能源项目,并且已近两年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运行。尽管并网能力预计会使项目成本增加15%,这主要是由于先进的逆变器、控制器和软件,但随着电池价格持续下降,这些成本正变得越来越可控。
Wood Mackenzie 指出,过去一年全球各市场储能价格下降了 10% 至 40%。与此同时,先进储能的经济效益正在增强,混合太阳能+储能项目已与陆上风电竞争,预测显示,到 2040 年,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大规模电池系统的成本可能超过煤炭和天然气发电。
监管部门对并网型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支持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出台了技术指南来推动其部署。虽然国际标准仍在制定中,但早期的监管举措反映出各国对先进稳定性解决方案的偏好。在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越南在内的市场已在努力应对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占峰值需求的46%至92%)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而并网型电池储能系统或许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预计到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伍德麦肯兹预测,并网电池将成为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实用替代方案。其维持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的能力使其成为未来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
Liew 表示,电池成本下降、清洁能源目标更加明确、监管框架更加支持以及试点项目取得成功,这些因素正在迅速加速电网形成系统的普及。他指出,到 2035 年,全球电池容量预计将增长两倍,电网形成功能很可能成为新建储能项目的标准要求,以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充分利用。
来源:电力时代 作者: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