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构网型+低空经济!全球首个低空物流站开启新蓝海

发布日期:2025/8/28


     当一个万亿赛道遇上另一个万亿赛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答案是——构网型储能的横空出世,直接为低空经济按下了“加速键”!这两个被资本紧盯的黄金领域,如今因这项技术实现深度绑定,一个全新的商业蓝海正在悄然成型。


     先看一组足以震撼行业的数据:中国民航局明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飙升至3.5万亿元。万亿规模的蛋糕已经摆在眼前,但低空经济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致命短板”——能源供应。无论是无人机物流、野外作业还是偏远场景的电力需求,都离不开稳定的能源支撑,而储能系统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能源心脏”,如今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双重风口。


     就在近期,深圳宝安上演了一场改写行业格局的大事:由深圳汽航院、盛弘股份等企业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构网储能低空经济物流站点正式揭幕。这个站点不仅是业内首个公共服务性质的低空物流枢纽,更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与低空基础设施的融合,从“概念”迈入了“产业化”的新阶段。


      这个物流站点到底有多“能打”?我们拆解来看:


     硬件配置拉满:核心设备分为两部分,一是具备“无人机起降+AI智能仓储+高效数据处理”的全能物流柜,可覆盖15公里配送范围,承载5kg满载货物,同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寄、存、取”一站式服务;二是“锂+钠”构网型储能系统,作为整个站点的“能源动力源”,全程保障物流柜稳定运转。


      技术优势突出:这套“锂+钠”构网型储能系统可不是普通设备,它有着高可靠性、长寿命的核心优势。一方面,能为城区电力系统的储能安全兜底,推动电网向智能化、自主化升级,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可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消纳,促进“源、荷、储”协同联动,甚至能主动维持电网电压与频率稳定。更关键的是,它创新采用“自主多模态运行模式”,无论是孤岛运行、黑启动,还是并网与离并网无缝切换,都能应对自如,确保极端情况下的电力安全。


     为什么说这个案例是“破局之作”?


     因为在此之前,低空经济的能源与运营痛点早已凸显:


     物流场景补电难:当前快递物流用的小型无人机,续航仅15-20分钟,载重5-20kg,飞行半径不足10公里,高频次返航补电需要随时有设施支撑,一旦断电就会陷入停滞。


      野外场景供电贵:郊外、偏远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设备持续供电成难题,而且用电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低空经济的商业化推广。


     构网型储能“杀进”低空经济“成破局利器”?


     构网型储能的出现,恰好精准解决了这些痛点,成为低空经济的“破局利器”:


     1. 不依赖电网,离网也能跑:它能实现毫秒级快速响应,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主动建立电网电压与频率,在离网或弱电网环境下直接当“主电源”,无人机补电再也不用看电网“脸色”。


     2. 场景适配性强:不止物流站点,它还能与光伏、充电桩组合,打造“光储充+智能调度”的移动式综合能源站,无论是农业作业的偏远农田,还是应急救援的郊外现场,都能提供稳定电力。


     3. 降本又灵活:灵活部署的特性让它可以快速迁移,避免重复基建的浪费;加上较长的全生命周期,能降低设备折旧率,从根本上减少运营成本。


      如今,全球首个案例已经落地,这只是一个开始。业内预测,2025年将有更多“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的商业试点涌现,而构网型储能作为核心技术,将持续推动低空经济生态圈向更可靠、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两个万亿赛道的交汇点已经找到,接下来,就看这场“能源革命”如何重塑行业格局了!


来源:构网型储能 作者:西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