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虚拟电厂:“风光储+需求响应”助力双赢!

发布日期:2025/8/29



     最近研究了一套能让虚拟电厂更省钱、用户用电更舒服的办法,不是空口说白话,有实际数据支撑。


     首先得说个现状,现在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直接往电网里送,问题不少。要么电网不稳定,要么算下来不划算。但把它们打包进虚拟电厂就不一样了,能大大减少对电网的影响。我这次的核心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虚拟电厂整合后的一天 24 小时运行成本降到最低。要实现这个目标,得先算准未来 24 小时里新能源能发多少电、用户要用多少电,还得盯着电网不同时间的电价变化。



     之前常用的粒子群算法有个毛病,容易困在局部最优解里出不来,就像走迷宫走到死胡同找不到出口。这次换了个改进的算法,叫反向学习的混沌映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它能跳出死胡同找到全局最优解,算出来的结果更靠谱。最后算出来的数据很有意思:让风光储和需求响应一起参与供电,比只靠风光储供电,运行成本能降 4.47%,用户舒适度还能提高 3.51%,这个提升幅度很实在。



     先搞懂几个关键部分怎么运作


    要弄明白整个方案,得先知道风电、光伏、需求响应各自是怎么回事,还有它们之间怎么配合。


     风电怎么发电


     风力发电机发多少电,全看风速。风速太低,低于切入风速,或者太高,超过切出风速,它都不干活,发电量就是 0。只有风速在切入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时,风速越高,发电量才越多,会跟着线性增长。等风速达到额定风速,发电量就稳定在最大的额定功率了,就算风速再高,也不会多发电。这里说的风速,不是随便乱变的,它符合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有规律可循。


     光伏怎么发电


     光伏板发电就看光照和天气。光照越强,发电量通常越多。具体算的话,就是用某个时段的光照强度,乘以光伏板的总面积,再乘以光电转化效率,就能得出这个时段光伏的输出功率。这里的光照强度也有规律,符合 Beta 分布。


    需求响应是怎么回事


     需求响应说简单点,就是根据供电情况和电价,调整用户用电习惯,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要注意。


     第一个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就是在风电、光伏发电量最多的时候,把一些用户的用电时间挪到这个时候,让这些清洁能源能尽量被用完,不浪费。算的话,就是用可再生能源发的有功功率,除以所有电源发的有功功率,得出来的就是消纳率,消纳率越高,清洁能源浪费越少。


     第二个是用户舒适度。调整用电时间肯定会影响用户,比如本来晚上想多用电,结果得挪到白天,舒适度就会受影响。怎么衡量呢?就是算一天 24 小时里,调整后和调整前的用电量差值的绝对值总和,再除以调整前的总用电量,用 1 减去这个比值,就是用户舒适度。这个数越接近 1,说明调整对用户影响越小,舒适度越高。


     第三个是电价的影响。用户用电量会跟着电价变,电价高了可能就少用点,电价低了可能就多用点。这里有个电价伸缩系数,能算出电价变了之后,用电量会怎么变。比如峰谷电价,高峰时段电价高,平段和低谷时段电价低,通过这个系数能算出来,用户会在不同时段调整多少用电量,最后得出调整后的实际用电量。


    目标和规矩得定好


     要让整个系统好好运行,得有明确的目标,还得守规矩。


     核心目标:成本最低


     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让虚拟电厂一天 24 小时的总运行成本最少。不同的供电组合,成本计算方式不一样。


     如果只从主网购电,成本就是每小时从主网购的电量乘以当时的购电价格,加起来就是一天的总费用。


     如果有风电、光伏,还和主网有电力交换,成本就要算风电的运营成本、光伏的运营成本,再加上和主网交易的成本。从主网购电就按购电价格算,卖给主网就按售电价格算。


     要是再加上储能设备,成本里还得加一笔,就是蓄电池从充电换成放电的切换成本。


     如果再加入需求响应,那就得给用户补贴,也就是激励型需求响应成本,用户调整了用电,就得给人相应的补偿。


     必须遵守的规矩


     光有目标不行,还得有约束条件,不然系统就乱套了。


     首先是有功功率平衡。简单说,就是发的电要能满足用的电。风电、光伏发的电,加上和主网交换的电,得等于用户的用电量。如果考虑需求响应,那就是要等于调整后的用电量。而且用户调整用电,转入或转出的负荷量不能超过最大限额,和主网交换的电量也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功率。


     其次是机组运行约束。风电、光伏发的电,不能超过它们各自的最大出力。蓄电池也有规矩,它的荷电状态,就是电池里存的电占总容量的比例,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得在规定的范围内,不然会影响电池寿命。


    实际案例算一算,效果更清楚


     说再多理论不如看实际案例,这次用的是河北邢台夏季典型日的风光和负荷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很有参考价值。


     用的设备和价格情况


      先说说用到的设备参数。风力机装机容量 360 千瓦,每发 1 度电的运维成本是 0.52 元,风速 5 米 / 秒的时候开始发电,25 米 / 秒的时候就停机,13 米 / 秒的时候能发满功率。光伏设备装机容量 260 千瓦,每度电运维成本 0.75 元。蓄电池额定容量 700 千瓦时,荷电状态得保持在 40% 到 90% 之间,一开始的时候电池里的电是 40% 的容量,从充电切成放电,每度电要花 0.1 元的切换成本,而且每小时充放电的功率不能超过电池总容量的 20%。虚拟电厂和主网之间交换的电量,最多不能超过 200 千瓦。


     电价方面,一天分了几个时段,价格不一样。凌晨 1 点到早上 7 点,售电 0.22 元 / 度,购电 0.25 元 / 度;早上 7 点到 10 点、下午 3 点到 6 点、晚上 9 点到 12 点,售电 0.42 元 / 度,购电 0.53 元 / 度;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晚上 6 点到 9 点,售电 0.65 元 / 度,购电 0.82 元 / 度。


     不同情景对比,差距很明显


     设置了四个不同的情景,对比它们的运行效果,一看就能知道哪种方案最好。


     情景 1 是主网和风光参与供电。算下来一天的运行成本是 427.35 元,用户舒适度 72.39%,负载率 54.03%,有 36.50% 的负荷没满足,没满足的负荷总量 2190 千瓦。这个结果不太理想,成本高,用户舒适度低,还有很多负荷没满足。


     情景 2 是主网、风光储一起参与。成本一下降到 120.70 元,用户舒适度提高到 86.32%,负载率 67.29%,没满足的负荷比例降到 11.14%,总量 334.24 千瓦。加了储能之后,效果提升很明显,成本降了不少,没满足的负荷也少了很多。


     情景 3 是主网、风光参与,再加上需求响应。成本 4964.64 元(此处原文数据可能存在笔误,结合上下文推测应为合理数值,暂按原文呈现),用户舒适度 89.63%,负载率 76.64%,没满足的负荷比例 4.83%,总量 97 千瓦。有了需求响应,用户舒适度又提高了,没满足的负荷进一步减少。


     情景 4 是主网、风光储都参与,再加上需求响应。成本 4891.72 元(此处原文数据可能存在笔误,结合上下文推测应为合理数值,暂按原文呈现),用户舒适度 89.83%,负载率 76.90%,没满足的负荷比例 3.09%,总量 80.21 千瓦。这个情景下,各项指标都是最好的。


      对比下来能发现,加了需求响应之后,不管有没有储能,用户舒适度都能提高。加了储能,没满足的负荷会大幅减少。而情景 4,把风光储和需求响应都结合起来,比情景 1 成本降了 9.87%,用户舒适度提高 17.44%;比情景 2 成本降 4.47%,用户舒适度提高 3.51%。


     而且从负荷变化来看,有了需求响应之后,能把高峰时段的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比如把晚上 5 点到 10 点的高负荷,挪到凌晨 0 点到 4 点,这样电网不用在高峰时段承受太大压力,负荷整体更平稳,也能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



     总结一下


     想让虚拟电厂既省钱又能让用户用电舒服,把风电、光伏、储能和需求响应结合起来是个好办法。通过调整用户用电时间,配合风光发电的特点,再用储能填补供电缺口,就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用户舒适度。这次用的改进算法也很关键,能算出更优的调度方案,避免走弯路。


     这种方案不是纸上谈兵,有实际数据支撑,不管是对虚拟电厂运营方,还是对普通用户,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运营方成本降了,用户用电舒服了,还能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一举多得。


来源:虚拟电厂学习社 作者:萍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