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逆变器:光伏市场的“业绩冠军”

发布日期:2025/9/1


     当潮水褪去,投资者不仅知道了谁在裸泳,还看清了谁是真正的“光伏茅”。近期,阳光电源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2025年上半年,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而且还豪掷19.50亿元分红。


     反映到股价上,近半个多月以来涨幅超过了30%,距离2021年高点只差20%,总市值也重回2000亿元大关,“光伏茅”的地位愈发稳固。有投资者在某财经社区上感叹到:“在光伏及相关产业最近几年低迷的情况下,阳光电源业绩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这才是最厉害的地方。”


     事实上,厉害的不止阳光电源一家,而是整个逆变器环节。根据索比光伏网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11家光伏逆变器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58.07亿元,同比增长20.4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1.75亿元,同比增长42.94%。


     这其中,共有8家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增幅最大的为锦浪科技的70.96%和禾望电气的56.79%,阳光电源因为业绩基数较大的缘故,“仅”排在第三位。


     结合盈利能力来看,共有6家企业毛利率超过了30%,像德业股份、锦浪科技更是超过了35%;其余5家企业的毛利率也大多超过了20%。



    逆变器,就是妥妥的光伏“印钞机”。


    坚固的护城河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逆变器不仅承载着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任,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是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平稳运行。一旦电站业主选择了劣质的逆变器产品,轻则发电量受损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重则引发火灾事故最终血本无归。
因此,电站业主在选择逆变器时,格外重视逆变器厂商的品牌口碑。这种品牌忠诚度,构筑了显著的品牌护城河,新玩家难以进入。这就是为何前些年的光伏跨界潮中,鲜有新玩家进入到逆变器领域。这种稳定的市场格局,也让逆变器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对稳定,只要需求增长,它们就能吃到肉。


    当然,稳定不代表可以躺平。品牌护城河的基础,是技术力、产品力与服务力。


     与组件类似,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就是说逆变器能够将多少组件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电网需要的直流电,转化的越多,电站业主的收益自然越高。据财报披露,像阳光电源、锦浪科技这些业绩优等生,其最大转换效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99%,这就是技术研发优势的体现。


     而在当下光伏业主最为关心的电站安全问题上,同样需要技术研发的支撑。比如光伏发电系统比较常见的直流拉弧问题,这需要逆变器在毫秒内快速做出反应,以规避潜在的火灾风险。那么,逆变器如何做出反应?这就需要借助AI技术,让其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在财报中,阳光电源披露称其产品已具备直流串、并联拉弧实时检测功能。


     产品力的体现,除了基于技术研发以外,市场洞察力同样重要。逆变器企业的营收结构中,海外市场往往占据了至少一半份额,但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具有显著差异。比如经济发达的欧洲、澳洲等地的价格敏感度较低,而近些年崛起的南非、巴基斯坦等经济落后地区更加青睐耐用的低价。需求的不同,造就产品定位的迥异,高效、快速且有针对性的推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现的是逆变器企业的“内功”。


     在财报中,锦浪科技即指出:“欧洲市场去库存后需求回升,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在光储平价及政策支持下,光伏装机需求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市场空间。”


      除了技术力与产品力,服务力更多体现在全球化的营销布局上。在逆变器漫长的服役期中,逆变器厂商的服务能力要能够跟得上。目前,头部逆变器厂商的全球化营销布局已经愈发完善,比如锦浪科技在欧洲、澳洲、东南亚、美国、拉美等地区均设有销售及服务机构。当品牌方就在家门口时,客户会选谁,也就不言而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销量能够立得住,盈利能力能够保得住,不是无缘由的。这种品牌护城河,正是那些光伏跨界者们不敢在逆变器巨头面前班门弄斧的核心原因之一。


     放量的储能


     有了坚固的护城河做保证,逆变器企业“印”起钞票来也更容易。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10GW,同比增长60%。根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逆变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逆变器市场规模将达663亿元,出货量预计增长至570GW。


     具体到市场端,欧洲市场去库存已近尾声,加之德国、英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政策支撑以及户用逆变器价格下降等因素,市场需求显著回暖。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欧洲市场逆变器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88.83万台和28.31亿元,环比增速为6.66%和15.7%。


     尤其是户用储能市场,在政策的助推下景气度越来越高。比如德国自今年起强制要求电力供应商向所有用户(包括工商业和居民)提供动态电价套餐,这让峰谷套利空间扩大,为储能系统提供更大的峰谷价差套利空间。


     多家逆变器企业的半年报,均反映出了这一点。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业务同比增长127.78%,占总营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20%提升至40.89%;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业务同比增长313.51%,占总营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72%提升至20.91%。


     再来看新兴市场。根据德业股份财报披露,过往因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电价过高以及战后重建等因素滋生光储需求的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乌克兰等国家需求不减,与此同时像埃及等国也在加快能源转型节奏。德业股份也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专注于挖掘新兴市场的应用场景,并发布了离网储能新机型3.6-6KW单相离网逆变器。


    欧洲回暖、新兴崛起,再加上光储深度融合下储能逆变器的放量增长,护城河稳固的逆变器企业,想不赚钱都难。


来源:索比光伏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