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电动车&虚拟电厂:创造消纳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9/1


     现在新能源发展特别快,风电、光伏这类分布式能源越来越多,路上跑的电动车也一天比一天多。但问题也跟着来了,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风大的时候电多,没风没太阳就没电;电动车一多,用电负荷也跟着波动,电网这边供能和用能就容易失衡,得靠储能设备来调,才能让电网安全运行。


     虚拟电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它不是真的建一个电厂,而是靠智能电网的通信和配电设施,把分布式电源、可调节的用电负荷、电动车还有其他储能系统整合起来,统一管理。这样就能让这些分散的资源像一个整体一样运作,既能保证电网和电力市场高效运行,还能优化供能、用能、储能的配置,让电力系统更安全可靠。


     之前很多人研究过电动车参与虚拟电厂调度,还有相关的商业模式,但很少有人把 “低碳” 这个目标加进去。有些提到低碳的研究,又没考虑电动车充放电(也就是 V2G 技术)的影响。现在碳排放配额特别重要,根据规定,大部分配额是免费给的,但超了就得花钱买。所以我觉得,得把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成本,还有分布式电源发电时的碳排放成本都算进去,才能让虚拟电厂的调度更贴合现在的低碳要求。


     一、虚拟电厂的整体架构


     我这次说的虚拟电厂,整合了供能和用能两边的多种资源,包括基础负荷(像居民日常用电这类比较稳定的负荷)、电动车、光伏机组、风电机组,还有可控的分布式电源(比如微型燃气轮机)。这里面电动车很特别,它既能当用电负荷(需要充电),又能当电源(把电池里的电放给电网),不过得先满足它的出行需求,所以优先保证它充电,再考虑放电。


      虚拟电厂有个控制中心,核心就是让供能和用能保持平衡。目标很明确,一是让虚拟电厂里所有元素运行的总成本降下来,二是把碳排放成本也压到最低,然后统一管理供能和用能两边,保证整体运行可靠、效率高,还能智能调控。最后,这些整合起来的资源会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让新型电力系统能高效安全地运转。


     二、虚拟电厂里各部分怎么运作


     1. 基础负荷


     基础负荷相对稳定,计算的时候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提前预测的负荷量,另一部分是预测误差。这个误差一般按正态分布来算,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不过基础负荷的碳排放很难算得特别细,所以我重点看它运行时消耗的电量,把它的碳排放算到虚拟电厂发电侧的碳排放里就行。


      2. 电动车


     电动车靠 V2G 技术连接电网,充电的时候是用电负荷,放电的时候就是电源。但必须先保证车主能正常用车,所以电池的电量(也就是荷电状态 SoC)不能太低,一般得在 20% 以上才能放电。要是电量低于 20%,就只能充电,不能放电给电网。


      电动车电池充放电有讲究,分恒压和恒流两个阶段。充电的时候,电量超过某个值(比如设定的 SoC^c),为了保护电池,就会从恒压模式切成恒流模式;放电的时候,电量超过某个值(比如 SoC^d),也会从恒流切成恒压模式。而且电池的最大充放电功率不是固定的,会跟着当前的电量变化。比如充电时,电量没到 SoC^c,就能用最大充电功率;到了之后,功率就会随着电量增加而降低。


      另外,电动车的碳排放不能只算充电的时候,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占了全生命周期的 45% 以上。已知型号的电动车,生产时的碳排放量差不多是固定的,我会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每次虚拟电厂调度里。充电时的碳排放,和基础负荷的碳排放强度一样,放电的时候因为是把之前存的电放出去,所以碳排放就算 0。


      3. 光伏发电


      光伏发多少电,主要看光伏面板能接收到的光照强度。计算的时候,用光伏发电系数、面板面积和实时光照强度相乘,就能得到当前的光伏出力。而且光照强度一般按 Beta 分布来统计,只要有历史光照数据,就能算出分布里的参数,方便预测光伏出力。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运行的时候几乎不产生碳排放,这也是它能在低碳理念下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次我没把光伏组件生产和安装的碳排放算进去,重点看运行阶段。


     4. 风电机组


     风机发电全靠风速。不同风速下,风机的出力情况不一样:风速太低(低于切入风速)或者太高(高于切出风速),风机都不工作,发不出电;风速在切入风速和额定风速之间时,风速越大,发电量越多;达到额定风速后,不管风速再怎么增加,风机都按额定功率发电。


     风速一般按韦伯分布来统计,和光伏类似,有历史数据就能确定分布参数。同样,这次也没算风机生产和安装的碳排放,运行时的碳排放成本按 0 算。


     5. 可控分布式电源


     这次用的可控分布式电源是微型燃气轮机。它的发电量,取决于天然气的热值、消耗的天然气体积,还有自身的发电效率。比如天然气热值一般按 34MJ/m³ 算,用这个数值乘以消耗的体积,再乘以发电效率,就是燃气轮机的出力。


     不过燃气轮机发电会产生碳排放,它的碳排放强度在 390-500g/(kW・h) 之间,用这个强度乘以实时出力,就能算出每个时段的碳排放量。


     6. 碳排放成本怎么算


     现在国内碳排放配额主要是免费分配的,用的最多的是基准线法。计算的时候,用虚拟电厂每个时段的总发电量乘以单位发电量的配额,就能得到总的免费配额。


      碳排放成本的计算很简单:先把燃气轮机的碳排放量,加上电动车分摊的碳排放量,再减去免费配额,得到的差值如果是正的,就需要按碳交易的单价花钱买配额,这就是碳排放成本;如果是负的,说明配额有剩余,还能产生碳排放收益。



    三、虚拟电厂怎么优化调度


     1. 调度的目标


     这次调度主要盯两个目标:一是让虚拟电厂的整体运行成本最低,二是让碳排放成本最低。


      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向大电网买电的费用、燃气轮机的成本,还有因为预测误差产生的惩罚费用。比如预测的负荷和实际不一样,就得承担惩罚成本。碳排放成本就是前面算的,按碳交易单价和配额差值来定。


     2. 调度的约束条件


     首先是燃气轮机的功率约束,它启动后,发电量不能低于最小额定功率,也不能超过最大额定功率,得在这个范围内运行。


      然后是电动车的约束。一方面是电池电量,为了保护电池和保证出行,电量得在 20%-95% 之间;另一方面是充放电功率,放电功率不能超过最大放电功率,充电功率也不能超过最大充电功率,而且放电功率按负值算,充电按正值算,这样方便统计。


     3. 用什么方法求解


      我用的是粒子群优化算法,这种算法常用于找最优解。具体步骤很简单:先在可行范围内随机生成一批粒子(相当于不同的调度方案)和它们的速度;然后计算每个粒子对应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挑出前一半表现好的粒子组成新的群体,把里面最优的粒子作为大家共享的 “好方案”;接着根据这个 “好方案” 更新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组成新的群体;重复前面这两步,直到满足停止条件,最后剩下的最优粒子就是最好的调度方案。


     四、实际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这个调度方法行不行,我用了厦门翔安区的实际数据来配置虚拟电厂模型。这里有公共充电桩的运行数据,还有能参与需求响应和绿色能源消纳的资源,很有代表性。


     1. 案例的基本配置


     这个虚拟电厂里,有 1 个 2MW 的光伏机组、4 个总装机 6MW 的风电机组、3 个总装机 1.5MW 的燃气轮机,基础负荷最高 2MW,还有 2 个 V2G 接入点和 1000 辆电动车。


     风机用的是 GoldWind-GW-1.5_70 型号,光伏面板按 41° 倾角固定安装。我用了 2020 年一整年的历史数据,来预测风电和光伏的出力。电动车的电池容量都是 80kW・h,电量范围在 20%-95% 之间,充放电规律参考了当地电动车的历史出行数据,比如车辆在某个地方停留多久的概率。


     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也设定好了:粒子数量 60 个,迭代 150 次,学习因子都是 1.326,惯性权重 0.8,用这些参数来计算最优方案。


     2. 电动车参与比例的影响


     这里说的参与比例,是指到 V2G 接入点的电动车里,电池电量够放电条件(电量 20% 以上)的车辆占比。比例 0 就是没有电动车能放电,100% 就是到接入点的电动车都能放电。


     因为这个虚拟电厂里,风电和光伏的预测出力比基础负荷的上限低,所以得靠燃气轮机和电动车放电来调峰填谷。而且电动车放电的成本,不管是运行成本还是碳排放成本,都比燃气轮机低。


     从结果能看到,随着电动车参与比例从 10% 涨到 100%,电动车放电对虚拟电厂的贡献越来越大,运行收益和碳排放收益也越来越多(相当于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变成负数)。


     就算电动车 100% 能放电,实际参与放电的比例还是不高,因为车主得用车,不能一直把电放给电网。但就算这样,电动车放电还是能很好地平抑风电、光伏的波动。比如晚上和中午,车主用车少,电动车放电的概率高,对电网波动的平抑效果更明显。


     3. 不同调度目标的结果对比


我还对比了不同目标下的调度结果:只盯着碳排放成本最低、只盯着运行成本最低,还有同时考虑两个目标(多目标)。多目标的时候,分别用了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


     结果很清楚,不管用哪种算法,多目标调度的运行成本比 “只盯运行成本最低” 的情况略高一点,但碳排放成本降了很多。比如用粒子群算法时,只盯运行成本最低,运行成本 829.98 元,碳排放成本 2476.02 元;多目标调度时,运行成本 2590.26 元,碳排放成本 691.29 元。这说明多目标调度能在成本和低碳之间找到平衡,更符合现在的需求。


     五、总结


     把电动车的充放电能力用起来,确实能平抑风电、光伏的发电波动,还能提高它们的消纳率。用虚拟电厂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再把电动车全生命周期和分布式电源的碳排放成本都算进去,就能制定出更合理的调度方案。


     这次用厦门翔安区的实际数据做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个调度方法是有效的。以后电动车会越来越多,把 V2G 技术和虚拟电厂结合起来,肯定能给低碳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不少技术支持。



来源:虚拟电厂学习社    作者:萍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