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共拓全球市场!中欧电池合作最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5/9/3


        (一)远景动力(AESC)在法国杜埃的超级工厂,是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投资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地位与产能,它是法国首座数字化绿色电池工厂,首期产能达10吉瓦时(GWh),每年可为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并助力雷诺5车型登顶欧洲B级电动车销量榜。经济与社会效益,工厂为法国传统工业衰落的北部地区创造了超过2500个绿色就业岗位,并带动了储能、充电及回收产业链建设,成为当地从“旧能源时代”迈向“新电力时代”的象征。 技术与管理:工厂使用清洁电力生产,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并秉持 “Local for Local” 的策略,深度融入本地供应链。


         (二)欧洲大力发展电池产业,背后有深刻的战略意图,保障供应链安全,为避免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上过度依赖亚洲,欧盟计划斥资18亿欧元强化电池供应链竞争力,并致力于构建本土化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链。 践行绿色转型:欧盟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政策,对电池的碳足迹、回收材料使用、尽职调查等方面提出了严苛要求,旨在推动绿色转型。 “欧洲优先”倾向:作为对其所谓“保护主义”的回应,欧盟工业负责人敦促各国 “购买欧洲货” (Buy European Act)。法德两国也计划在工业生产的核心和关键战略领域建立全欧盟范围的优先采购机制,欧洲的策略并非全面排斥,而是选择性合作。正如一些欧洲经济学家建议的,欧盟应仔细甄别需要支持的产业(如电池),并大胆放弃已显著落后于中国的产业(如太阳能光伏)。其核心诉求可能是在合作中确保 “技术共享” 。


        (三)中欧合作模式与持点,中欧在电池领域的合作,目前呈现出一些特点:


         1. 投资带动技术输出:中国企业通过在欧洲直接投资建厂,带来先进电池技术、管理经验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满足了欧洲本地车企的需求并创造了就业


        2. 本地化运营与融合:中国企业注重本地化运营,这不仅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也能更好地响应本地市场需求,赢得当地认可。


        3. 共拓全球市场:中欧双方企业也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研发等方式,携手开发更广阔的市场。


        (四)中欧合作面临的挑战,欧盟政策壁垒《新电池法》及其碳足迹、电池护照等要求,以及潜在的“欧洲优先”采购政策,都可能增加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与市场准入难度。技术竞争与保护:欧方“技术换市场”的期望与中国企业保护核心知识产权的需求之间需要找到平衡。地缘政治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可能会对中欧产业链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五)中欧合作未来前景,尽管挑战存在,但中欧在电池领域的合作前景依然广阔,基础依然坚实,共同的绿色转型目标,发展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是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识所在。高度的经济互补性,中国拥有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和先进技术,欧洲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双方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更多的合作领域,未来合作可能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向联合研发(共同开发下一代电池技术)、循环经济(电池回收与再利用,中国广州已与欧洲就再制造产业开展研讨)、标准互认等领域拓展。


        (六)中欧在电池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像远景动力法国工厂这样的项目,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韧性。对于欧洲而言,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既能加速其绿色和数字转型,提升“战略自主”,也能享受到中国先进制造业带来的红利。这种“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复杂关系,很可能将成为未来中欧经贸互动的常态。成功的合作关键在于双方能否秉持务实和互利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全球绿色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


来源:华桥研究院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