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直降35% ! AI数据中心采用储能+氢能离网方案
发布日期:2025/9/6
AI带动数据中心能源需求激增,储能+ 氢能 + 太阳能组合成解决方案,加州 1 兆瓦离网试点已实践,成本可降 35%。
将现场储能系统与氢能和太阳能相结合,或可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提供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人工智能正在挑战数据中心电力的极限,许多人认为清洁能源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然而,在一位大型科技公司资深人士看来,能够成功满足人工智能“饥渴”的“缺失成分”并非发电本身,而是能源储存。
数据中心初创公司EdgeCloudLink (EC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Yuval Bachar在一次现场访问中告诉ESS News:“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系统来服务数据中心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是电力的不可靠性。”他解释说,数据中心运营商必须能够确保供电的可靠性,而“电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控制层,能让其他一切得以扩展”。
在他看来,这种控制功能或将塑造下一代数据中心的设计。
Bachar曾在微软(Microsoft)、领英(LinkedIn)、脸书(Facebook)和思科(Cisco)等公司深耕硬件架构数十年,而他现在正专注于如何将能源和可持续性融入人工智能的蓝图。他表示,若要成功扩展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智能,需要转变对电力供应的固有观念,而不能只是一味追求效率的渐进式提升。
在ECL位于加州山景城、占地1兆瓦的离网试点项目中,Bachar的理念得以实践: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与现场的氢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相结合。尽管燃料电池引人注目,但真正让系统高效运转的是电池,它通过调节需求、为氢能系统提供不间断电源以及实现模块化,从而避免了代价高昂的重新设计。
Bachar解释说:“我们所建造的是可以横向扩展而非纵向扩展的模块。”他补充道,ECL计划为其“至少一个”站点配备电表后的太阳能发电站。
他补充道:“没有电池,这套方案就行不通。”不过,他也提醒,不应忽视电网端问题的复杂性。
Bachar表示,电网管理复杂至极,涉及配电、输电、供应链故障等诸多问题,而“人们严重低估了这一点”。
“将数据中心建设成离网微电网的模式需要被更广泛地讨论,尤其是在一些州试图在用电高峰期关闭数据中心的时候,”他提到了德克萨斯州最近通过的参议院第6号法案,该法案允许该州在电力负荷削减时段切断大型用电负荷。
Bachar补充道:“采取离网模式意味着你将不受此类事件影响,从而变得更强大。”
这种离网潜力也正是电池可以为新数据中心提供“最后火花”的地方。通过与现场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电池相结合,电池作为微电网的“支柱”,使得开发商能够进行规模化扩展,而无需等待数年时间进行输电升级或互联互通排队。
电池还能提供快速响应,以确保燃料电池平稳启动并优化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
经济效益也正迎头赶上,尽管Bachar指出,“现在正是数据中心所有者在能源选择上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时候”,特别是将电池与氢能结合,能实现更低碳、更高效的电力输送。
Bachar引用了将电池与氢能结合的平准化成本,约为每千瓦时6美分,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均显著降低。在他看来,电池的加入使得分布式、高可靠性的微电网在数据中心规模上具备了技术和商业上的可行性。
他指出:“这意味着客户的成本将降低30%至35%,同时还能获得一个零排放、低耗水且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他警告称,该行业面临的风险是过度追求速度而牺牲韧性。
Bachar表示:“我们需要将可持续性重新带回讨论的中心。”他解释说,这个行业的增长是爆炸性的,以至于“可持续性”退居其次。“我们现在所建造的,将一直存在到2045年,我们最好把它做对。”
来源:寰宇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