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囤积到博弈:缺芯时代的集成商生存法则

发布日期:2025/9/23



      八月底的华东,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炎热与焦躁。在某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采购办公室内,采购总监张远(化名)在持续不停地给此前合作的几家电芯供应商销售经理拨去电话,可得到的回复依旧是,“没货”。


      即使个别企业同意供货,但交货周期和价格都在上升。


     此时,不远处的厂房里,PACK产线已经处于了半停工状态,隔壁的集成产线车间也仅剩一条产线还亮着灯光,旁边堆积如山的壳体,似乎在提醒着,“快没电芯了。”


    “最近几个月,314Ah电芯缺货已经是常态了,头部几家电芯厂的货基本拿不到,就算是二三线品牌现在都被抢的厉害,中小集成商能拿到的份额很少。”张远告诉高工储能,据他所知,很多二三线电芯厂的产能都被包了,其中既有大系统集成商包产能的,甚至有大电芯厂包线的。


     据高工储能从市场调研的信息,目前头部电芯厂商已基本处于满产满销,一般的系统集成企业很难拿到电芯现货。


   “现在行业微信群里出现很多吆喝叫卖大厂电芯货源的,既有一些贸易商也有一些中间贩子,很多都是前期手里积压下来的产品。”有经常混迹于行业微信群的系统集成企业采购经理告诉高工储能,这些人手里的电芯一般出高价也能拿到,但电芯时间久了可能会有衰减。


      这只是当下储能行业的一个缩影。自2025年中以来,314Ah电芯突然陷入全国性缺货状态,价格在近几个月里也有上涨,让众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陷入“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更值得注意的是,电芯供应紧缺或将引发系统集成领域甚至是整个储能行业竞争态势的剧烈变化。


      下场“抢货”背后


    “上半年大家都还在喊着价格下降的太快,产能太大了,没想到过了6月风云突变,电芯竟然缺了起来。”某系统集成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接受高工储能调研时表示了,大部分企业都没预料到这种情况,除了一些头部企业锁定了电芯厂的订单,现在市场上大家都在喊缺电芯。


      这家企业目前电芯供应能满足实际订单量不足七成,而这已经是在市场上抢货之后的最好情况。


      在上述的系统集成企业副总经理看来,这几个月电芯缺货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之下的结果。


      一方面,上半年电芯价格持续下滑,电芯厂的产能实际都没完全开起来,即使是头部电芯企业的稼动率也就刚刚过半,很多三四线电芯厂的产能实际开起来的也就三四成。市场需求起来后,产能开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了供需错配。


      另一方面,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包括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电芯大厂相继斩获海外市场多个大单,目前正处于陆续供货的阶段,也截留了一部分电芯产能。


      从政策端来看,上半年受136号文发布的影响,国内市场出现了一波抢装潮,以赶在531节点之前并网。此外,美国关税带来的抢出口潮也挤占了很大一部分产能。


      从市场端来看,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量就达2.22亿千瓦时。而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接近300GWh,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增速将超40%。


      高工储能走访调研的多家储能系统集成企业都表示,目前订单情况良好。更有不少系统集成企业表示订单已排至年底。


     市场的增长更是加剧了储能电芯供应的紧张。


   “可能到年底甚至是明年Q1电芯的供应都不会太宽松。”有系统集成企业负责人预计。


      电芯涨价能否持久?


      缺货之下,电芯涨价也随之而来。


      GGII调研统计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314Ah电芯的平均价格已经从去年底的0.28元/Wh回升到了0.29元/Wh,Q3价格还在微涨。


     电芯成本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超过了50%,接近60%,目前电芯价格的上涨虽然幅度不大,也会造成系统的成本压力。


     电芯价格上涨10%意味着系统总成本会增加接近6%,而系统集成企业的合同大多是一个季度甚至是半年前签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当下每交付一个项目可能就意味着不赚钱甚至是就一定的亏损。


   “目前还看不到电芯价格止涨的信号,新的订单肯定会提高报价。”


     多家系统集成企业告诉高工储能,目前新的报价里,头部电芯厂的314Ah电芯价格已经到了0.34元/Wh,系统的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


     而从电芯企业传来的信息显示,电芯缺货大概率会持续到明年Q1,但后续价格可能会保持稳定。


     目前电芯厂的策略是优选订单,价高回款快的优质订单是首选,其次是选采购方,央国企和上市公司等信誉高的企业会优先供应。


     在314Ah电芯缺货涨价之下,也有部分系统集成企业开始考虑500Ah+等更大容量电芯的应用。


      但更多的系统集成企业考虑到散热安全等因素对于大容量电芯的应用还持保留意见。


   “谁能一下子接受587Ah?肯定是慢慢来,等市场上有一些应用项目了,看到实际的使用情况才会考虑。”


     电芯涨价一方面对系统集成商构成了成本压力,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成本压力正沿着整个产业链向下传导。


     这也意味着,系统集成商在接受涨价电芯的同时不得不提高新订单的报价,将这部分成本转移给应用端的业主方,这也会导致整个储能电站项目投资回报周期延长,进而影响业主方的决策。


     系统集成商的新“打法”


     面对电芯缺货引发的新一轮危机,众多系统集成企业开始寻求突围之路。


      高价锁定订单者有之,从以前单纯的买卖关系上升到战略合作者有之,开辟新的电芯供应商渠道亦有之,甚至有企业表示,以前根本不会进入采购目录的三四线电芯厂现在也开始供货。


   “除了以前我们锁定的头部电芯厂订单外,最近两个月我们又与另外两家二三线电芯企业签订了2GWh的供货框架协议,应该能够满足我们未来半年的需求。”一家中型系统集成企业负责人告诉高工储能。


     有电芯企业企业的销售经理表示,这几个月很多系统厂商都预先交付了大笔的定金来锁定产能,这是去年开始前所未有的情况。


     保供的同时,系统集成商也开始加大对下游业主端客户的选择。


   “以前可能5%的毛利甚至是只要量大,保本我就可以出。现在在国内市场没有10%以上毛利的单子我们都会放弃。”上述的那家中型系统集成企业负责人表示,海外订单在摊销包括认证等所有费用后,25%—30%的毛利我们才考虑签单。


     危与机是并存的。


     在多家系统集成企业看来,这场缺芯潮会加速储能行业的产能出清。


   “未来的半年到一年之内,整个行业还是在洗牌的过程当中,一些跟不上节奏,实力略微差一些的友商可能会逐步的出局。”洛希能源董事长郝烨认为,预计明年Q2Q3左右,整个储能行业会进入到比较健康的状态。


      Davis Chong则进一步表示:“除马来西亚外,此次合作还将助力我们扩大区域布局,满足不断增长的可持续电力需求。我们共同致力于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应用、加强能源安全、支持区域迈向碳中和,创造持久价值。”


来源:高工储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