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不止于“卖风机”!绿色氢氨醇改写风电格局

发布日期:2025/9/29



     今年9月,金风科技决定豪掷189.2亿元投资建设内蒙古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一石激起千层浪。整机商怎么进入氢氨醇了?其实此非个例,而是共象。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项目7月已投产,运达股份在河北邯郸投资建设的百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即将开工,明阳智能在河南固始建设20万吨绿色氢氨醇项目4月已开工,三一重能、电气风电、中车株洲所、东方风电、中船海装等整机商母公司也在整体规划加紧布局绿色氢氨醇领域。整机商们为何都纷纷入局绿色氢氨醇呢?局绿色氢氨醇领域。整机商们为何都纷纷入局绿色氢氨醇呢?


2024年4月,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


     01
     商业模式转变 风电价值链延伸成必然


   “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行业迎来震荡调整期。从补贴时代到平价时代,整机价格不断下探,整机商不断降低绿电成本自建风场业务延伸至绿电;从平价时代到全面市场化时代,当绿电价格不断降低,整机商再度延伸业务至绿电制氢氨醇。延长风电价值链,在变革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市场趋势推动也是整机商突破求存的必然选择。


     此外,国家鼓励支持绿色氢氨醇也给予了整机商入局的极大信心。国家交通部、工信部先后发文鼓励推动绿色氢氨醇在交通航运、化工领域应用;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将氢能与绿色液体燃料列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署名文章《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中提到:以非电利用为突破,拓宽新能源利用途径。加大力度推动风光制氢取得一定规模突破,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结合“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基地等大基地规划建设,加强绿氢制输储用一体化发展布局,并重点向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方向延伸绿电制氢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增长点。这也为“十五五”绿色氢氨醇蓬勃发展定下了基调。


     随着绿色电力规模不断增长、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全球绿色能源需求不断激增,正当风口的绿色氢氨醇市场也被各方看好。


     02
     重仓“新石油” 执未来能源之牛耳


      今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同月,来自远景赤峰项目的绿氨燃料成功用于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这是绿氨在全球航运动力系统中的首次应用。



     作为风电起家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为何会入局绿色氢氨醇呢?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远景正在赤峰建设全球最大的‘新石油’基地,用内蒙古戈壁荒漠中生生不竭的风光资源,生产绿色氢氨醇和生物航油,为人类开创‘新石油’时代。”


      通过打造全球最大的独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和依托绿氢绿氨装备全栈自主技术,远景将波动的可再生电力就地转化为稳定且易于储存的绿色燃料,并运往全球。“通过赤峰项目的系统验证,中国的新能源系统技术也将会从赤峰走向世界,推动全球新繁荣。”张雷在投产仪式上的发言,或能被理解为远景躬身入局的重要根因。



   “风电和储能就是未来的‘新煤炭’,动力电池、绿色氢氨醇、生物航油(SAF)是未来的‘新石油’。”张雷曾在数年前提出了业内著名的“五新理论”,这也指引着远景加快布局绿色氢氨醇领域。


     绿色氢氨醇其实就是以绿色电力为动力、以绿氢为基础产业的新兴产业。将绿色电力就地电解水可产出绿氨,其与空气中的氮气结合就能产出绿氨;捕捉二氧化碳与氢结合,可产出绿色甲醇、SAF等电子燃料;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燃烧与氢耦合就能产出生物质甲醇。这条产业链以绿氢为媒介,实现了绿色电力的全球流动,很好地解决了风光发电既不能大规模贮存也不能大规模运输这一难题。


      如今,零碳转型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一进程的深水区就是航运、航空、钢铁、化工等领域。目前,这些领域的转型显著落后于既定目标。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绿色氢氨醇及其衍生品成本过高致使供给不足。而绿色氢氨醇项目难落地、难投产的症结则在于是处理不稳定风光电技术的成熟度不够。远景借助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突破,可以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高效耦合,解决了零碳氢能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让“新石油”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绿氢绝对是未来能源领域内的核心。谁掌控了制备低成本绿氢的秘诀,谁就可以执能源发展之牛耳。”远景十分看好未来绿氢发展前景。


      03
      寻求新支点 打造“第二增长极”

 
      运达股份在河北邯郸投资建设百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计划在2027年正式投产;同时在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积极布局绿色氢氨醇业务,此外,运达股份还牵头编制了全国首个“绿色甲醇碳足迹评价标准”。



运达股份绿色甲醇项目落地河北邯郸


     作为老牌整机企业,运达股份为何会如此看重并入局绿色氢氨醇呢?


      运达股份氢氨醇事业部总经理杨波接受WindDaily专访时表示:“从1972年进入风电到如今位居全球前三,从2019年上市时的50亿元营收到如今突破200亿元,运达股份一直不断突破创新、不断探寻业绩增长的新支点。而新时期,这一新支点就是绿色氢氨醇,并力争将其打造为运达股份突破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据介绍,运达股份已经成立了氢氨醇事业部,位列六大核心事业部之一;组建了几十人的氢氨醇专业团队,聚集了全球资深顶尖人才;并借助全国20多个区域公司形成的市场网络积极开展业务。此外,运达股份在资金、资源、产业链等方面给予了氢氨醇业务巨大支持。


      杨波表示,运达股份在风电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全球领先的绿电技术,可以不断降低绿电度电成本;具备生物质气化及柔性制氢等关键技术能力,已构建覆盖风光、储、智能控制等全生命周期的协作体系。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绿色氢氨醇市场空间巨大也是吸引运达入局的重要原因,“十五五”期间仅中欧航线绿色甲醇市场规模就达3000亿元。


     运达股份十分看好绿色氢氨醇尤其是绿色甲醇行业前景。当问起推动行业发展的建议时,杨波表示“目前中国绿色甲醇遵循的仍是国外标准,与中国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不利于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期待中国早日推出自己的绿色氢氨醇标准”。


   “十五五”即将启幕,运达股份在绿色氢氨醇领域有何规划目标呢?


      杨波透露,运达股份制定了“三个一百万”规划,即“实现100万吨生物质甲醇、100万吨电子甲醇和100万吨电子氨的产能”。“十五五”期间,运达氢氨醇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并与风电主业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支撑运达股份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04
     市场格局重塑  抢占未来竞争新高地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2035年风光装机36亿千瓦”宏伟蓝图。这是继“2030年风光装机12亿千瓦”后,国家给风电光伏定下的又一目标。


     这意味着,中国风电光伏未来10年将进入稳定高增长期,年增装机2亿千瓦成为常态。巨大的绿电增量,也将为绿色氢氨醇蓬勃发展提供巨大舞台。



      除了整机商,作为中国风电产业下游的开发商也在纷纷布局氢氨醇业务。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中石化、中广核、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大型能源央企纷纷下场,也释放了绿色氢氨醇市场的积极信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绿色氢氨醇正在改写中国风电行业“游戏规则”,推动新一轮产业洗牌和市场格局重塑。


   “十五五”是中国风电全面市场化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的最后一个五年,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风电也将进入破茧化蝶的蜕变期。对整机商而言,仅靠“卖风机”就能风生水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多元化、综合性发展成为必然,绿色氢氨醇正在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新高地。


来源:WindDaily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