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大观点:风电产业“十五五”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9



      在“十四五”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风电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将迎来更为广阔但也充满挑战的发展新阶段。其动力将来自技术驱动(大型化、深远海)、模式创新(以大代小、分散式)和市场拓展(出海),但同时也需克服“内卷化”价格战、技术“短板”和消纳问题等挑战。


     十大主要观点总结:


     1.
     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显著,但需平衡安全与质量


     现状:


     风机单机容量飞速提升,2024年陆上平均近6MW,海上平均近10MW;2025年陆上主流达8-10MW,海上突破18MW,最大已达26MW。


     影响:


     大型化是降低度电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使陆上风电成为最廉价电源之一,海上成本逼近煤电。


     警示: 


     趋势虽好,但不能盲目求“大”,必须坚守“技术引领、安全至上、质量优先”的原则,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2
     陆上风电进入新拐点,形成“三驾马车”驱动格局


     现状

  
    “十四五”新增装机是“十三五”的2倍,预计2025年新增9000万-1亿千瓦。


     挑战:


     面临弃风率上升(尤其在“三北”)、原材料成本波动、全面参与电力市场等新挑战。


     未来:


     发展模式转向“规模化开发+技术驱动”,由 “沙戈荒”大基地、乡村分散式风电、老旧风场“以大代小” 共同驱动,预计年均新增装机维持在8000万千瓦左右。


      3
      海上风电将迈向“新蓝海”,迎来快速发展期


      潜力:


      近海待开发资源超1亿千瓦,深远海潜力高达16亿千瓦,目前开发程度低。


      动力:


      技术进步推动度电成本(LCOE)持续下降(2024年0.33元),漂浮式基础、高压直流海缆等技术取得突破,加上国家政策(“单三十”政策、五大海上基地规划)支持。


      预测:


      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1500-2000万千瓦,到2030年累计装机达1.5亿千瓦,深远海和漂浮式风电是主要方向。


      4.
     行业“内卷化”价格战惨烈,亟需回归理性竞争


      现状: 风机价格断崖式下跌,2020-2024年间,陆上风机价格下跌62%,海上下跌58%。2025年初主机报价甚至跌破900元/千瓦,创全球新低。


      警示: 无底线的价格战“卖一台亏一台”,透支行业健康,呼吁行业巨头承担社会责任,避免过度依赖价格竞争,共同营造健康市场环境。


     5
     分散式风电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


     潜力: 


     技术可开发潜力估计超2.5亿千瓦,能有效配套乡村振兴战略。


     现状:


     发展迅速,2025年预计装机达2200万千瓦。但仍面临审批繁琐、运维不便、融资受限等问题。


     未来: 


      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村企合作”新机制推动下,预计“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1000-2000万千瓦,成为新的增长极。


     6
   “以大代小”改造将开启风电场“第二春”


     背景: 


    早期风电机组(运行超15年或容量<1.5MW)效率低下,面临退役改造。


     政策: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等容改造或增容改造。


    市场: 

“十五五”期间潜在改造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在5000万至1亿千瓦之间,年均改造容量1000-2000万千瓦,为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7
     整机商竞争格局呈“六国争雄”,头部地位稳固但中段竞争激烈


     格局: 


      市场集中度高,前10家占87.3%份额。金风科技(22.6%) 稳居第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分列二、三。


      态势:


      金风、远景的领先地位短期难撼动,但第三至第六名(明阳、运达、三一、东方电气)竞争激烈,位次可能变化。


     出路: 


      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市场中立足。


      8
      关键技术“短板”突出,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


      短板:


      核心零部件如大功率轴承、变流器、IGBT仍依赖进口;设计仿真软件几乎100%被国外垄断;深远海勘测、智能运维等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应对: 


    “十五五”是攻坚期,需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聚焦“卡脖子”难题,全力推进国产替代,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


      9
      风电与光伏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


     现状: 


     光伏装机总量已超过风电,且差距拉大。


     优势: 


      风电具有利用小时数高、上网电价高、出力特性与分时电价匹配性好等独特优势,现金流更稳定。


     未来: 


     两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风光兄弟”,共同构成新能源的主体,推动能源转型。


     10
     风电“出海”迎来2.0升级版,将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


    现状:


    2024年中国风机海外订单暴增70%,占全球海外市场的28.6%,首次包揽全球前十大制造商中的四席。


     升级:


     正从简单的设备出口(“全球卖”)向本地化生产(“全球造”)、投资运营(“全球投”) 等更深层次合作转变。


     展望: 


   “十五五”是出海黄金时代,目标是将海外市场份额从不足30%提升至60%以上,年均出口量有望达2000万千瓦,重点市场在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


     总结:


     文章描绘了中国风电行业一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图景:国内市场通过技术迭代、模式创新和市场改革向纵深发展;国际市场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加速扩张。最终目标是巩固中国作为全球风电引领者的地位,为“双碳”目标提供核心支撑。


来源:汽机宝哥 作者:徐进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