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镉,BIPV的“天选之子”!
发布日期:2025/10/13
、
图片来源:明阳薄膜科技
在建筑能源转型的浪潮中,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正从概念走向主流,而碲化镉薄膜光电玻璃作为其中的“隐形冠军”,正悄然改变着建筑与能源的边界。它并非传统光伏的简单附加,而是将发电功能无缝融入建筑本体,成为建筑美学与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领先企业深耕碲化镉薄膜技术多年,其产品在弱光性能、温度适应性及柔性应用上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BIPV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明阳薄膜科技
传统光伏在阳光直射下表现尚可,但一遇到阴天、清晨或傍晚的弱光环境,发电效率便大幅下降。碲化镉薄膜光电玻璃则不同,其独特的材料特性使其在低光照条件下依然保持高效发电。实验数据显示,在漫射光(如阴天或室内光照)中,碲化镉薄膜的发电效率可达到硅基光伏的1.2倍以上,这意味着建筑在多云地区或早晚时段也能持续稳定供电。
透光均匀是碲化镉薄膜的另一大突破。碲化镉光电玻璃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商业综合体的立面幕墙和采光顶,既保留了建筑的流线美感,又实现了发电功能。例如,在明阳天成大厦的玻璃幕墙改造中,碲化镉薄膜在保持通透性的同时,为建筑提供自发电量,这种设计让玻璃幕墙既可采光又可发电,与建筑的融合度极高,避免了传统光伏板“遮挡视野”的痛点,且安装过程无需额外结构加固,工期缩短30%。
从成本与寿命看,碲化镉薄膜也展现出综合优势。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碲化镉薄膜的衰减率低于1%每年,远优于硅基光伏的2%左右,这意味着25年使用期内发电量更稳定,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
BIPV的市场爆发离不开政策推动。国家“双碳”目标下,建筑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40%,而BIPV被视为实现建筑零碳的关键路径。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鼓励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建设,与各地政策形成协同推进,这为碲化镉薄膜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正成为全球BIPV增长最快的市场,而碲化镉薄膜凭借技术优势,有望在这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导。
以广东明阳薄膜科技的碲化镉光电玻璃为例,它已服务于多个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在青岛特来电零碳大楼中,定制的蓝灰色的明阳光电玻璃被应用于建筑的东、南、西面二层至顶层层间部分,日发电量可达1500度,为楼宇提供了30%的绿色电力。这印证了BIPV的终极价值:它不再是简单的发电设备,而是建筑资产的增值部分。当建筑能“呼吸”发电,碳中和便不再遥不可及。
未来,随着BIPV渗透率从当前的5%提升至2025年的15%,碲化镉薄膜的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它解决了BIPV落地的核心痛点——美观与效率的平衡,让建筑真正成为“发电体”。对于开发商而言,选择碲化镉薄膜光电玻璃,不仅是技术决策,更是对建筑未来价值的战略投资。当每一块玻璃都在发电,每一栋建筑都在减碳,BIPV的“隐形冠军”正悄然点亮绿色建筑的未来。
来源:BIPV光电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