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日媒:中国海上风电潮惠全球

发布日期:2025/10/20


      成本高昂等因素正在让全球的海上风电项目遭遇挫折。而在中国,得益于国内拥有完整供应链的优势,海上风电正在快速铺开。这不仅出于完成脱碳目标的需要,中国还试图借此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对新兴国家的相关产品出口。


      在距离中国广东省阳江港以南70公里的海域,8月上旬,笔者乘坐的小船经过两个小时航行,来到一座巨大的风力涡轮机下,它正漂浮在海面上。这就是由中国大型风力涡轮机制造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开发的“明阳天成号”风电平台。


      它是全球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总装机容量16.6兆瓦。该平台于去年12月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可满足3万个三口之家的用电量。它象征着中国在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领导地位。


      中国设定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近年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呈现爆炸式增长。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统计,中国原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但这一目标已在2024年7月提前实现,比原计划早了6年。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分析称,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扩张,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下降。


      9月底,中国公布了新的减排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中国正在加速引入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由于海上风力资源较陆地更为稳定,因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增幅已连续四年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国家,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一些预测表明,仅中国今年新建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就将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近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正面临困境。在日本,海上风电被视为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关键因素。然而,三菱商事于8月底宣布,由于建设成本上升,将退出千叶县和秋田县附近海域的项目。近年来,类似原因也导致欧洲的一系列竞标项目流标。


      得益于国内完善的供应网络和政府支持,中国不易受到成本上涨的影响,从而能够以低成本生产海上风电设备。中国企业在全球风力涡轮机制造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行业协会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报告,明阳智慧能源去年的装机容量排名全球第三。笔者8月上旬在阳江工厂参观时,看到工人们正在为长度超过100米的巨大叶片出货做最后准备。


      这家工厂周边地区聚集了30多家企业,使其成为重要的风力涡轮机生产中心。明阳智慧能源阳江基地总负责人麻利民说:“我们约有15%的产量出口到意大利等国,未来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对脱碳相关产品的出口充满期待,希望借此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出路。日本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大岛秀雄认为,鉴于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等脱碳相关产业具有强劲竞争力,“全球性的脱碳潮流利好中国经济”。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特朗普政府不仅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而且大概率不会参加11月在巴西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大岛指出:“中国有可能利用美国缺席的机会,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扩大与新兴国家的合作。”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已向非洲国家出口大量廉价、清洁的太阳能电池板,取代成本高昂且严重影响环境的火力发电设施。未来,中国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


来源:日本《朝日新闻》 作者:井上亮  编译:刘林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