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定调:全固态电池研发或成能源技术破局关键
发布日期:2025/10/27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发布关键行业信息:全球电池出货量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合计市场份额达69%。更明确释放产业发展关键导向:将全固态电池、新型材料体系、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列为技术创新核心任务,要求加速新技术落地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围绕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落地,工信部同步提出四大发展建议,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关联:
一是技术创新破局续航痛点:明确布局全固态电池、新型材料体系等研发,加速产业化进程。据行业共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传统锂电池2倍以上,若落地应用,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将成常态,解决用户“里程焦虑”核心痛点。
二是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车企供应:鼓励加大锂资源回收、盐湖提锂技术投入,同时拓展电池在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应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锂资源自主供应能力提升,将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整车成本的影响,而跨领域应用则能进一步分摊电池研发成本,反哺乘用车领域。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筑牢安全底线:提出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中,电池相关问题占比超六成,标准体系的完善将直接提升整车安全性能,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四是国际合作助力车企出海:支持电池企业组团出海,推进技术创新、标准互认与碳足迹核算协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电池企业海外建厂(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中创新航葡萄牙工厂)可实现“电池-整车”本地化配套,规避关税壁垒,契合车企全球化布局需求。
来源:电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