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而行!全国“千乡万村”风电行动省市进展全景图
发布日期:2025/11/4
全国各省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最新现状(2025年11月更新)
一、核心结论
截至2025年11月,全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已从试点示范阶段进入稳步推广阶段,覆盖20余个省份。其中,中东部省份(如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进展最快,已批复多个项目并开工建设;西部地区(如甘肃、宁夏、云南)通过“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探索,逐步破解消纳瓶颈;国家层面累计批复项目超100个,总装机超600万千瓦,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将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整体呈现“村企合作、收益共享、生态优先”的鲜明特征。
二、各省市具体进展与特征
1. 中东部省份:进展最快,模式成熟
山西省:2025年12月,山西省能源局、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驭风行动”试点项目清单,涉及太原、大同、临汾等6市的12个行政村,总装机容量约240MW。项目采用“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投资”模式,村集体年均增收约8-12万元/村,预计2026年底前全容量并网。
山东省:2025年4月,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山东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安排30万千瓦试点规模,覆盖济南、青岛、烟台等8市的15个行政村。其中,辽中区杨士岗镇60MW项目已签约,采用“风电+田野”生态景观模式,村集体年均增收超10万元。
河北省:2025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分两批次批复103个“驭风行动”项目,总装机超565万千瓦,覆盖张家口、唐山、沧州等7市的40个行政村。项目要求2026年底前全容量并网,采用“低风速风机+智能运维”技术,解决中东部低风速区域的开发难题。
河南省:2025年1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官庄风电场
(40MW)并网发电,成为全国首个村集体参股的“驭风行动”项目。项目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占比10%),企业投资建设,3年累计分红3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次。
2. 西部省份:多能互补,探索消纳路径
甘肃省:2025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甘肃清水县40MW“驭风行动”项目开工,总投资约1.97亿元,安装5台6.7MW风电机组和1台6.5MW风电机组,2026年二季度并网。项目配套15%储能(4小时),采用“风电+光伏”多能互补模式,解决河西地区消纳瓶颈。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4月,海原县11MW“驭风行动”项目开工,总投资约5000万元,安装2台5.5MW风电机组,2025年底并网。项目采用“村集体公益岗位+土地租赁”模式,为当地提供20个公益性岗位,村集体年均增收约5万元。
云南省:2025年12月,姚安县山坡村项目完成市场化竞争配置,由深圳市致信博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发,总装机20MW,采用“风电+农业”模式,在风机间隙种植中药材,实现“一地两用”。项目预计2026年一季度开工,2027年并网。
3. 国家层面:政策推动,规模扩张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已有1550万千瓦“驭风行动”项目确定投资主体,覆盖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甘肃等10余个省份。其中,山西、山东、河北的项目规模占比超60%,主要依托中东部地区丰富的低风速资源和较好的电网消纳能力。
三、共性特征与创新模式
1. 开发模式:“村企合作”成主流
几乎所有省份均采用“企业投资+村集体入股”模式,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收益分红等方式参与,年均增收目标5-12万元/村(如山西要求不低于8万元/村,山东不低于10万元/村)。例如,河南叶县官庄风电场村集体占比10%,3年分红300万元;甘肃清水县项目村集体通过土地租赁增收5万元/年。
2. 技术要求:适配低风速与储能配套
低风速风机:中东部省份(如山东、河北)普遍采用切入风速≤3m/s的低风速风机,提高发电效率;
储能配套:西部省份(如甘肃、宁夏)强制配置储能(10%-15%,时长2-4小时),解决消纳瓶颈;
智能运维:河北、山西的项目采用智能运维系统,降低运维成本约20%。
3. 审批优化:简化流程,加快落地
云南、山西等省推行“一站式”服务,非敏感区域项目可简化审批流程(如云南姚安县项目通过“村村通”道路建设,缩短审批时间3个月);河北、山东的项目采用“批次批复”模式,2025年河北省分两批次批复103个项目,比2024年增加50%。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
1. 当前挑战
经济性瓶颈:分散式风电投资回报周期长(部分项目需10年以上),主要因风机成本高(约3000元/kW)、运维成本高(约50元/kW·年);
并网消纳:农村电网承载能力有限,部分地区(如西部)需通过“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解决消纳问题;
土地问题:风机建设需占用一定土地(单台约2000平方米),需避免占用耕地(如河北采用租赁方式,不改变土地用途)。
2. 未来规划
规模目标:全国计划2025-2030年新增“驭风行动”项目1亿千瓦,2030年农村风电年发电量达4000亿千瓦时,替代标煤1.2亿吨;
技术突破:研发预应力构架式风塔(适用于高海拔地区)、智能降噪装置(降低噪声污染),提升低风速区域开发效率;
政策完善:进一步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如提高村集体分红比例)、简化审批流程(如推行“备案制”)。
五、总结
全国各省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中东部省份依托资源和消纳优势率先突破,西部省份通过多能互补模式探索。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驭风行动”将成为乡村振兴与能源转型的核心抓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能源局、各省发改委公开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
来源:低碳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