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欧美抢购变压器:电网的“中国智慧”突围战

发布日期:2025/11/17



     最近一年有一个很反直觉的现象。在欧美,你想买一台电力变压器要排队好几年,而且还要跟数据中心抢。高盛在最新的一篇大宗商品报告里提到,电力变压器的订单积压自2022年以来一路上升,2024年同比又多了30%+,数据中心已经和电网公司在买同一批设备。如果只把这理解成“基建周期”,就低估了这件事的等级。高盛给出的逻辑很有意思。AI+国防,把“电网”推到了能源安全的中心。


      下面这篇就先把结论拆开讲一讲,最后会推荐大家把原文PDF找出来完整读一遍。那份报告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我这里只能算“导读”。


     一、欧美到底在急什么


     高盛先抛了两个残酷现实:


   (1)西方电网太老了


      欧洲电网平均“年龄”大概50年,北美约40年,基本靠近设计寿命。对比之下,中国过去20年持续大投电网,总装机扩了约7倍,电网结构反而最“年轻”。


    (2)负荷端的“新玩家”太凶猛


      在数据中心这块,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会接近现在整个印度的电力需求,超过俄罗斯,已经远远不是“几个机房”的概念了。另外一个是国防系统。美国99%的军事基地直接从民用电网取电,2021年一年就记录到6200多次非计划停电,总时长接近3500天。


      在这种背景下,电网公司和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抢同一套东西,变压器、开关设备、高压电缆。但是设备厂商交付不了,只能排队。


     所以欧美对电网投资都下了决心:


  (a)欧洲到2035年电网投资要比现在多约 55%。


  (b)美国到2030年电网投资增加约 24%。


     其中约60%会砸在配网(把电送到用户和企业那一段),这部分会大量消耗铜。


     二、电网为什么突然成了“能源安全的中心”?


     高盛这篇报告的题目就已经透露了背后的逻辑。AI与国防,把电网放在了能源安全闭环的正中央。它给了一个三角关系,AI–国防–电网,三者互相依赖、互相保护。


     2.1 AI与国防,都离不开“强电网”


  (1)国防


     几乎所有关键军用功能包括雷达、加密通信、基地运转、后勤体系都挂在民用电网之上。欧美大量军事设施直接从民用电网取电,一旦电网有问题,国防系统就是“裸奔”。


   (2)AI/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已经是“用电大户”,而且对稳定性极度敏感,很多设施要做到接近“五个 9”的供电可靠性。报告里提到,超过九成的数据中心运营方把“电力可得性”列为核心风险,并且认为“电网升级”是最重要的缓解手段之一。


      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电网掉链子就等于国防与AI同时掉线。


      2.2 反过来国防预算也在“扶电网上桌”


      高盛也提出了欧美政府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1)北约提出到 2035 年把国防开支提升到 GDP 的 5%,其中大概 1.5 个百分点明确预留给“国家安全相关基础设施”,电网升级就被装进了这个盒子。


    (2)欧盟的目标路径是2025年2%甚至以上,2030年3.5%,2035年5%。虽然高盛自己也认为最终可能达不到5%,但他们判断关键基础设施在国防预算里的占比只会被往上调。


      再叠加一条背景现实,针对能源与公用事业网络的网络攻击,自2020年以来已经翻了四倍,而且因为AI的加持变得更复杂。


      在他们的逻辑框架里,电网为AI和国防提供电力、通信和数据传输保障。国防(越来越多用AI)负责保护电网免于物理和网络攻击。三者绑在一起,被打断任何一条边,系统都不安全。


      三、设备荒让铜成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这篇报告本质还是大宗商品研究,所以最后落在了铜上。高盛预计,到本十年末,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会贡献全球铜需求增量的大约 60%,相当于全球再多出一个“美国”的铜消费。


     而刚才说的那一堆现象,变压器排队、配网投资猛增、数据中心抢设备。其实都是这条逻辑链条里的“前端症状”。


来源:海外储能星球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