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发布日期:2019/6/13
化石能源总有一天会耗尽,但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在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呼吁清洁发展的今天,替代传统能源的舞台期待着光伏的大展拳脚。
就在近日,英国国家电网电力系统运营商宣传,英国5月31日下午3点12分,英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电力里程碑——自工业革命以来,连续两周没有使用任何煤电发电。
在英国首次停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了最新的里程碑,显示出近几年来煤炭使用量急剧下降。
英国能源和清洁增长部长克里斯·斯基德莫尔表示,英国政府正在“让燃煤成为历史”。英国政府“旨在让英国成为第一个为净零排放经济立法的主要经济体”,并争取在2020年主办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气候谈判。
另外在6月3日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SNEC大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表示:“我们已经提出的全球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贡献的目标,大家可能认为它有些遥不可及。但其实1997年欧盟首次提出2050年实现50%的可再生能源贡献时,大家也曾半信半疑,可是今天再没有人质疑。现在我们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但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
李俊峰还指出,除了煤炭的利用之外,目前仍存在的两个不确定性,主要是中美变局和气侯变化。而在涉及这两个问题的领域,光伏都大有可为!
6月11日,在第四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在会上表示,2030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换言之,这将较2018年底3.6亿千瓦的总容量净增2倍,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7000万千瓦,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郑声安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储量十分丰厚,根据相关调查和评估,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量具体为水能6.87亿千瓦、风能102.8亿千瓦(80米高度)、太阳能1.86万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6月10日对外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为38.4%,其中水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比48.3%,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占比51.7%;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为26.7%,新增装机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为61.5%。风电和光伏发电引领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装机中,两者合计占比85.3%。
1、贸易摩擦加剧,光伏产业不惧
对于未来光伏的发展,李俊峰强调:“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
中国光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功从由依赖国外市场和市场的小众产业发展成为代表中国实力的“中国名片”,不论在技术、还是出货量等方面均领先于世界。此时,中国光伏行业稳住自己就稳住了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宏伟目标。
好在,稳住自己的任务对于光伏行业来说难度不大。据了解,此次的贸易摩擦对光伏行业的影响有限。多位行业人士都曾表示,尽管美国曾经是中国光伏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国,但随着美国不断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调查和增加关税,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行业中的地位在逐年下降。
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2018年至今,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几乎为零。
目前,中国光伏的海外市场的开拓仍在有节奏的进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在会议致辞时也谈到,由于光伏成本快速下降,2019年海外市场全面增长,欧盟市场快速复苏,美国市场的需求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度反弹,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光伏市场多样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和突出。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法律总顾问兼市场战略副主席John对中美太阳能贸易关系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尽管我们会有很长的贸易冬天,但是我们依旧非常乐观,最终春天会到来的。毕竟,在光伏这个行业,我们需要真正的携起手来才能够实现更多的发展,需要相互的支持,并且相互的尊重,并且实现一种双赢的合作,才能够真正推动中美的光伏产业和谐发展。”
2、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大有可为
“对于我们光伏行业来说,这意味着非常大的机遇。”David分析称。如今,全球的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0.5TW的水平,但光伏对于全球发电的贡献仅占2.6%,所以在未来光伏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增电力装机的能源,光伏发电的设备成本也降到原来的20分之一,如今,在欧洲、拉美、中东等众多国家,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火电。就在前几周,中国的光伏平价项目也正式公布,2019年将成为光伏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一年,从此,全球光伏都将快速走入全面平价的新时代。
对于光伏的明天,高纪凡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储的预测,2025年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将从现在的3%增长到30%以上,能源的重构已经开始。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以光伏为主的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将成为工业革命的十大支柱技术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推动力时代已经来临。
未来,我们必将构建全新的能源体系,形成一个智能化的低碳,甚至无碳的新能源体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可实现的目标”。
来源:太阳能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