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势所趋!央企纷纷布局氢能产业

发布日期:2018/10/27



       随着国家政策释放出对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利好信号,全国各地企业纷纷布局氢能产业,这其中就包含很多央企。

发展氢能是大势所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国际主流议题的大背景下,从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或新动能(氢能)的能源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并在逐步得以落实。推动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转向新动能(氢能源)产业的布局,迫在眉睫。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在近几年发布了多条关于我国新动能(氢能源)相关政策。


央企扎堆布局氢能



       随着国家政策释放出对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利好信号,全国各地企业纷纷布局氢能产业,这其中就包含很多央企。


       下面,能链为大家盘点布局氢能产业的央企及其简介。



国家能源集团





      2017年8月,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能投)。同年11月,国能投重组成立大会召开,标志着国能投正式成立。


       2018年2月,由国能投牵头、国家电网、东方电气、航天科技、中船重工、宝武钢铁、中国中车、三峡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钢研等多家央企参与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


       据了解,国能投旗下的神华集团已在江苏如皋建设了一座加氢站,在陕西咸阳等地进行加氢站项目调研开发。


       神华如皋加氢站项目占地3.87亩,计划安装两台氢气压缩机,可达每小时1100标方,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


       该加氢站建成后要打造数个全国第一,即第一个双模国际标准加氢站、第一个24小时持续运行的商业加氢站、第一个全数字化、高人工智能加氢业务大数据平台的加氢站。


       另外,神华集团总部的研发机构——北京低碳所在2016年10月与空气产品公司签署中国氢燃料加注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双方在备忘录中一致同意共同探索氢燃料加注项目,并为每个项目寻求低成本生产和配送氢气的方案,同时推进中国加氢站建设法规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国家电网公司



       2018年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


东方电气集团





       东方电气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对燃料电池进行研发工作。经过了8年的研究与探索,东方电气建立了燃料电池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累计申请专利达135项。


       此外,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设核心部件膜电极中试生产线,预计2018年年底建成。该生产线建成后可满足1000辆所需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未来,东方电气还将借助中国氢能联盟的力量,充分发挥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制造领域的优势,介入制氢、储运、加氢等氢能基础设施领域,致力于成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引领者。


航天科技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长期致力于氢能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依托航天氢氧火箭发动机和氢的生产、储运和供应技术,六院在氢燃烧技术领域,掌握了高可靠氢点火技术、氢/空与氢/氧高效稳定燃烧控制技术、氢的测试和安全管理技术、燃料供应及低温液氢泵送和流动控制技术。


       在氢制备与储运领域,该院形成了液氢大规模制备、储存、使用和公路、铁路高效安全运输能力;掌握了氢液化工厂设计、液体储氢加氢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多氢源综合利用技术;拥有液氢致密化技术、液氢无损存储技术、仲氢转化制冷技术;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高压低温储氢、车载液态供氢、金属储氢、有机物储氢等新型高安全储氢技术研究,未来将实现大功率固体聚合物电解水制氢设备国产化,规划建设加油加氢合建站,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的氢源。


       2018年6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非船产业也发展迅速。


       在动力装备产业方向,由旗下多家科研院所和动力企业重组上市的“中国动力”,成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的动力装备上市公司,研究方向包括燃料电池动力、全电力推进等多个领域。


       而七一八研究所主业是研究舰船的生命维持系统,研究氢气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经验丰富。近年来随着氢能的广泛应用,涉足领域由单一制氢向制氢、加氢、储氢、用氢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招展。


       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装备研究和生产企业,加压电解水制氢技术国际领先。


       该研究所控股的北京派瑞华氢能源公司在加氢站设计与建设、车载氢系统方面实力雄厚,承担了国内多座加氢站的设计与建设任务,交付的车载氢系统已经超过千套。目前主要围绕如何降低制氢、加氢、用氢环节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两方面开展工作。


       2017年10月26日,七一八所与北京亿华通在亿华通张家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签署氢能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宝物钢研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


       宝武钢研旗下的宝钢气体拥有华东地区规模领先的高纯氢生产和配送基地,拥有国内氢气行业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氢气运输车队。


       其中上海基地拥有1,000 m3/h的高纯氢充装能力;常州基地拥有3,000 m3/h的制氢能力;泰兴基地拥有4,000 m³/h的充装能力和市场规模;湛江基地拥有3,000 m3/h的生产能力。在建产能可达11,000 m3/h。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诞生于1900年,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国内地铁 、轻轨 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


       2015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2017年,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市高明现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总包供货合同”,将为项目提供8列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等设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个落地的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订单。


       该条线路规划全长约17.4公里,设车站20座,分首期、远期两步建设。其中首期工程线路全长约6.5公里,设车站10座,加氢站1座,平均站间距约640米。


       首期工程总投资约7.6亿元(不含加氢站),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进行融资建设,采取BOT特许经营模式操作,首期工程已于今年2月27日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18年底建成。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承载着发展新能源、打造三峡集团第二主业——风能产业的历史使命。


       2018年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三峡集团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


       2017年12月,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在成都就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合作开展交流,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毕亚雄表示,三峡集团非常关注氢能产业发展,愿在氢能产业与东方电气开展全面合作,双方要建立健全合作模式,深入分析氢能产业运营模式,积极建立试点,做好示范项目,共同助推氢能产业发展。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厂名,1953年7月15日奠基。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汽已成为年产销300万辆级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产销总量始终位列行业第一阵营。


       中国一汽旗下自营品牌“红旗”将切入新能源领域,在2018年推出首款电动车,在2019年推出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2020年量产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的平台系列电动车。


       在2018年10月,中国一汽首台红旗自主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嘉兴成功点火,宣告这台50kW级乘用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功点火在国内尚属首例。


       中国一汽首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功点火,标志着中国一汽燃料电池“氢赢计划”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已经顺利实现,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一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的序幕。


       未来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将采用此款发动机,推出红旗H5燃料电池车,并在此基础上开发100kw全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搭载到多款红旗轿车上,支撑红旗轿车全系电驱动、0排放的发展战略。


       2018年10月24日,中国一汽与16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超1万亿意向性授信。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加速推进氢燃料商用车业务发展成为2018年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特商”)开年第一项重要布局。


       2月7日,东风特商和广东省云浮市人民政府、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在云浮市设立东风特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华南生产基地,合作推进氢燃料汽车产业化发展。


       东风特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华南生产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年产能为5000辆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第一期(2020年以前)形成2000辆能力,第二期根据市场拓展情况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


        在第一期项目中,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三方重点合作推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积极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成本的降低,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共享已有的市场资源,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市场开发,率先实现在广东省的全面推广普及应用。


        目前,广东省正在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建设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布局氢燃料汽车产业链,培育氢能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7月,中国钢研与常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双方就共同促进氢能利用产业发展再次开展战略合作,计划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在常州高新区投资建立包括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堆、制氢加氢及储运基础设施的完整氢燃料电池产业及应用生态链,支撑和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辐射轨道交通和通用航空产业,形成百亿级产业,助力常州打造氢燃料汽车产业强市及中国氢能利用标杆城市。


       中国钢研下属公司安泰科技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安泰科技在金属双极板方面国内领先,并已向加拿大著名燃料电池大厂巴拉德供货;储氢方面,安泰科技承担发改委、科技部课题研发固态储氢材料,技术领先,并与台湾亚太燃料电池合作。


       安泰科技子公司安泰环境承担中国钢研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子课题“高比率燃料电池电堆研究及开发”。


中国华能集团



       2018年4月,金鸿控股发布公告,公司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河北张家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在氢能领域、环保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相关关键技术等实施全面战略合作。


       同时中油金鸿华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苏州竞立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张家口鸿华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由华能清能院申请获批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燃料电池汽车用氢能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下的《风电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风电制氢(加氢)站建设》课题,通过建设风电制氢系统制氢站、加氢站建设或改造等氢能综合利用的商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氢能生产、储运、加注供应链持续的商业化运营,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产业化进程。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




       2014年,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风电直接制氢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的项目立项。


       项目将通过风电制氢、储氢耦合技术,电解制氢与离/并网风电耦合控制与智能运行技术,低成本长寿命高效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示范建成风电耦合制储氢燃料电池发电柔性微网系统和风电制氢与燃料电池集成系统等两套系统。


        其中风电耦合制储氢燃料电池发电柔性微网系统风电装机容量0.5兆瓦以上,产氢量超过20Nm3/h,示范运行500小时以上,系统消纳弃风85%以上;风电制氢与燃料电池集成系统制氢能力超过60m3/h,示范运行500小时以上,系统消纳弃风85%以上。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化能源在氢气生产与应用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基础设施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中化能源新能源团队立足于十余年国际合作和科研经验,自2016年开始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会,2017年选定氢能作为四大重点推进领域之一,开始进行技术与项目积累。


       目前,该团队已与技术领先的国内外氢燃料电池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2018年10月23日,在江苏如皋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化能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科技创新中心(简称中化能源氢能科创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由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将专注于研发氢燃料电池。


        2018年4月,中化国际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就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的研究进行全面、战略性的合作。


中国石化集团




       2018年1月,中国石化广东云浮石油与云浮新兴县国资办合资合作的加油加氢站项目在广东云浮新兴县举行项目奠基仪式。


       根据规划,项目将设计、建造一座加油加氢合建站,加油站设计为二级站,加氢站设计为三级站。


       其中,成品油储量为150立方米(3个30立方米汽油罐,2个30立方米柴油罐),氢气储存量为1000千克(分2组,前期实施和预留储氢瓶均为500千克)。该加油加氢站项目总投资约为3300万元,预计2018年投入运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7年12月,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石油湖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加氢站。


       2018年7月消息,中石油和中石化正考虑在河北张家口启动加油站与加氢站合建站项目。此前于2017年12月,中石油和中石化与广东佛山市政府签订了有关建设加氢站的协议。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拥有核电控股投资运行资质,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


       国家电投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拥有雄厚的资源,一直在寻求弃风弃光弃水的能源解决方案。


       2017年4月2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签署了“北京2022冬奥氢能交通”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达成全产业链战略合作。


       2018年10月10日,国家电投氢能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集团公司总部召开。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氢能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钱智民强调,要积极探索氢能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会议立足国家电投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


中广核集团



       2017年4月,中广核联合中金前海发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发起成立氢能基金,该基金总规模3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规模10亿元。


       2018年3月21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广核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中广核新能源考虑向中广核或其他第三方出售CGN Korea Holdings Co., Ltd全部已发行股份。


       据了解,CGN是一家在韩国成立的中广核新能源的全资附属公司,CGN在韩国有约2,046兆瓦的电力项目,其中15MW燃料电池项目是韩国栗村燃料电池项目,该项目包括一期4.8兆瓦燃料电池项目、二期5.6兆瓦燃料电池项目及三期5兆瓦燃料电池项目。而项目商业投产时间为2009年(一期)、2011年(二期)、2015年(三期)。


葛洲坝集团



       针对弃风弃光弃水问题,葛洲坝利用先进储能技术,提供压缩空气储能、储冷、储热及储氢等多种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葛洲坝集团已与湖北氢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等企业合作打造氢能源存储、运输、利用的示范项目,包括为葛洲坝集团研制氢综合利用示范系统。




来源:能链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