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羊!苏闽粤三省领跑海上风电
发布日期:2018/7/5
日前,随着盐城滨海北区H2#海上风电项目部分风机并网发电,江苏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在全国率先突破2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近7成。
紧跟江苏,福建、广东两省也制定了宏大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福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海上风电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力争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广东则规划到2020年底,开工建设海上风电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海上风电约3000万千瓦。
“作为中国海上风电最具发展潜力的三个省份,三省之间既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又互通有无、精诚合作,共同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探索独特的中国路径和模式。”日前,在 2018海上风电领袖峰会上,福建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共同做大蛋糕
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7%,连续四年实现增长,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2017年我国新增海上风电116万千瓦,累计装机已达279万千瓦。在江苏、福建、广东等省的强力带动下,500万千瓦的累计并网目标或不难实现。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四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均达到百万千瓦以上。
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到2020年底,广东省将开工建设海上风电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海上风电约3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广东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增长了5倍;建成目标则翻了一番。
福建同样大幅上调了发展目标。之前,福建制定的2020年海上风电发展目标是:累计并网90万千瓦,开工建设200万千瓦。《福建省“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三五”建成海上风电200万千瓦以上。而根据目前的批复来看,已经突破1300万千瓦。而江苏省2020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也已经从450万千瓦调整到1600万千瓦。累计并网目标从300万千瓦上调到350万千瓦。
“在广东、福建、江苏三省的引领下,海上风电的市场蛋糕会越做越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这将有利于海上风电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稳步下降。” 广东省阳江市发改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先行者经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海上风电的先行者,江苏、广东、福建三省在探索产业发展方面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无疑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
截至今年5月底,江苏全省海上风电核准已达554万千瓦,并网212万千瓦,领跑全国。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试验田,江苏2012年就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海上风电规划。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唐学文表示,《江苏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是江苏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蓝图,自2012年国家批复实施以来,对规范、引领和促进江苏海上风电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7年江苏又在全国率先开展规划修编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高效利用、节约用海、环境保护的理念,修编后的规划进一步压缩涉海面积、统筹资源配置,为实现《江苏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海上风电资源的同时,江苏积极探索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聚焦开发模式求创新。坚持分区域整体开发为原则,针对海上风电场不同的特点,推广不同形式先进开发方案;另一方面,围绕管理模式求创新。“安全化”、“智慧化”海上管理,建设高效的海上运维体系。除了规划先行、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外,唐学文认为,江苏的另一个经验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真正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此外,在电网配套方面,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通过开展潮间带风电和实施海上风电特许全招标,江苏海上风电起到探索引领的作用。由此,2012发布的《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方案》上,江苏有18个建设方案跻身其中,占总规模33%。”唐学文说。
福建省发改委能源处调研员赵霞英透露,福建海上风电获批规模超过1300万千瓦,包括福州、漳州、莆田、宁德和平潭所辖海域17个风电场。
福建联手三峡集团,提出立足福建、面向沿海、辐射全球、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的发展战略。共同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目前,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正加速推进。
“资源开发不是福建海上风电发展唯一目标,而是希望通过资源开发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带动效应。”赵霞英说,“目前福建正按照统一规划、节约集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原则,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标,集中配置海上风电资源。”
广东桂山项目则是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场和电网整合的项目,作为国际上首个海上风电与海岛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应用研究整合项目,为解决“孤岛”用电困局提供了借鉴。
差异化路线
我国海岸线绵长,各个海域风资源差异较大,对风电机组技术也提出了特异性需求。据了解,江苏属于低风速、无台风风险市场;福建属于高风速、有台风风险市场;广东属于低风速、有台风风险市场。
赵霞英介绍,福建风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大,特别是闽江口以南和厦门湾海峡中部海域,受狭管效应的影响,年平均风速超过9米/秒,风向稳定,是全国风电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广东省沿海海面100米高度层年平均风速可达7米/秒以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自近岸向海中递增的趋势。
相比福建、广东,江苏海上风速虽然不占优势,年利用小时数仅2500小时-2600小时左右,但海床和施工建设条件较好,可以获得较低的单位造价成本。因此,近年来,对开发商的吸引力最大。
“三省的风资源条件和海床地质条件的差异,会对项目的经济性造成较大影响。目前,综合来看,造价最低的是江苏区域,近海海上风电单位千瓦投资约为15000元-18000元。”某开发商相关技术人士表示。
一家龙头整机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风资源条件,对风机设计、制造和性能提出了不同要求。这对整机商的技术能力提升来说,并非坏事。不同海域差异化的风资源和海床条件,可以促进风电整机商和风电产业链寻求差异化的技术路线,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技术和服务的百花齐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