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重启风光项目,建设百万户家庭光伏
发布日期:2025/8/4
马科斯誓言唤醒“沉睡”项目,并承诺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 35%,将解决项目瓶颈,推进近 200 座电厂建设。
在7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SONA)中,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重申政府将坚定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承诺至2030年将其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35%,并进一步设定了2040年达到50%的长远目标。
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第四次国情咨文(SONA)演讲中强调,菲律宾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有所增加。(图片来源:总统通讯办公室)
“ 在能源问题上,可再生能源就是前进的方向。”他在演讲中强调,并表示政府正全力推动相关发展。尽管目标雄心勃勃,但根据菲律宾能源部(DoE)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全国发电结构中的占比仅为22%。他同时透露,能源部正在密切跟踪一批“沉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唤醒沉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这些迟迟未能落地的项目之所以陷入停滞,源于一系列系统性障碍。首要问题便是土地权属难题:开发商在获取建设用地或相关物业上频频受阻。此外,许多项目无法完成与电网接入密切相关的系统影响评估(SIS),而未获得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NGCP)的许可,项目便无法推进,造成潜在产能被搁置。
除了技术和土地问题,冗长的审批流程和行政障碍依旧普遍存在,尽管政府正试图简化程序。此外,一些开发商在没有足够资金或执行力的情况下,仅为投机而签约,却无实际建设意图,进一步阻碍了行业进展。
在海上风电方面,挑战则更为艰巨。主要瓶颈在于项目投运阶段。海上风电对港口设施提出极高要求,包括制造、集结及运维端口,必须具备一定长度和承重能力以支持大型风机设备和安装船只。菲律宾目前尚不具备相应条件,亦缺乏完善的本地供应链,严重依赖进口,致使物流复杂、成本上升。
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也是关键一环。融资困难或投资人撤资常见于预期回报不确定的项目,而这往往因政策摇摆不定或市场条件不利所致。例如,一些开发商认为绿色能源拍卖价格(Green Energy Auction Reserve)过低,从而降低投资吸引力。
对此,马科斯总统向各相关政府机构发出挑战,要求解决上述问题,尽快推动滞后项目“觉醒”。
迈向更清洁的能源结构
总统还提到政府正推进多个清洁能源选项的扩展,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尽管天然气属化石能源,但他强调其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性,相较燃煤排放更低。
他宣布,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近200座电厂,为400万户家庭、2000家工厂和近7000家办公及商业单位提供电力。
太阳能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马科斯指出,菲律宾在全球范围内因重视太阳能而广受认可,但太阳能与风电的间歇性特征仍需有效解决。
为此,他指示能源部、国家电气化署以及能源监管委员会(ERC)加快净电量计量(Net Metering)计划审批进度。该项目允许消费者将多余电力回售至电网,鼓励居民屋顶光伏部署,有望降低电费、实现能源去中心化。
他还提出,到2028年,政府计划为新增100万个家庭提供太阳能家用系统,实现进一步电气化。
在提升可再生能源稳定性的措施中,他特别强调了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重要性,认为这项技术将成为优化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资源的关键工具。“当电力需求低或电力过剩时可储存起来,在电力紧张时释放出来,确保电网稳定供电。”他说道。
马科斯最后再次重申,包括太阳能在内的近200座电厂项目,不仅是电力增容的体现,更是推动菲律宾迈向更清洁、更安全能源未来的战略基础。
来源:寰宇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