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界“Uber”,瞄准澳洲虚拟电厂!
发布日期:2025/8/4
🔋 VPP爆发前夜:澳洲能源市场的黄金窗口
澳大利亚户用光伏渗透率超30%,每三个家庭就有一户安装光伏系统,但户储渗透率仍不足10%,形成巨大产能洼地。政策端持续加码:西澳政府耗资3550万澳元启动 Symphony虚拟电厂项目,聚合650+分布式能源(屋顶光伏、家用电池)参与电网调节,测试电压支撑、频率响应等四大场景,目标构建 “可调度能源资源池”。
市场机制同步革新——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开放 六类频率控制辅助服务(FCAS)市场,允许VPP参与竞价。研究表明,多市场协同可使VPP收益提升8.29倍,其中调节服务贡献超60%利润。这正是OSW集团旗下Discover Energy(DE)的核心战场:作为澳洲首家VPP商业化私营企业,其自研交易算法平台将分散的户储资源转化为电网级调节工具。
⚡ 垂直整合战略:从光伏分销商到能源生态构建者
OSW的十年三级跳:
渠道霸权:连续6年澳洲市占第一,打通澳、欧、美三洲分销网络,赋能中国储能厂商出海;
数字化基因:自研B2B商城、碳交易平台Green Deal(市占第二),奠定IT基础设施;
VPP破局:DE获得电力零售牌照,通过 “光储充+VPP”垂直一体化模式,实现能源生产、交易、调度闭环。
经济模型颠覆传统:
“终端用户储电可售回电网,VPP算法实时响应电价波动——类似Uber调度车辆,我们调度电子。” ——Anson Zhang
用户侧收益显化:DE的VPP平台使参与家庭峰值电费降低40%,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年。电网侧价值更显著:南澳州VPP试点证明,5000户储能集群可替代一座50MW燃气调峰电站。
🌐 安卓式生态:开放平台的降维打击
与传统能源巨头(如特斯拉封闭生态)不同,OSW选择 “产业链安卓”战略:
硬件兼容性:对接超85%主流储能设备,降低用户接入门槛;
算法护城河:IGDT(信息间隙决策理论)优化风险模型,在AEMO规则下动态平衡电价波动与储放策略;
全球化网络:2030年目标连接全球1000万户家庭,构建分布式能源云调度网络。
此模式激活长尾市场:中小企业通过OSW平台接入VPP,无需自建系统即可售电获利。正如西澳能源部长所言:“分布式能源的协同是电网未来的稳定器。”
💹 穿越周期:数字化库存管理的生死密码
行业周期波动中,OSW凭借 “零库存危机” 三次突围:
动态预测系统:整合天气数据、政策变动与终端需求,将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均值3倍;
轻资产运营:VPP业务无需硬件投入,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政策套利:利用澳洲偏远地区补贴政策(如491签证技术移民加分),低成本扩张区域服务网点。
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期间,OSW借势调整储能在德国、英国的调度策略,单季度利润逆势增长37%。
📊 VPP商业价值矩阵:三重收益引擎

珀斯郊区的哈里斯代尔,一户家庭电池在电价峰值时段向电网反向供电,DE算法屏闪烁提示:“本次放电收益:2.1澳元”。
此刻,500公里外Symphony项目的控制中心,大屏上跳跃的绿色光点正连成一片“虚拟电站”——这或许是人类能源史上首次,分散的个体选择汇聚成改变规则的合力。
当传统能源巨头仍在争论集中式电站的存废,OSW和DE已用代码编织出一张无形之网:没有高耸的冷却塔,没有绵延的输电线,只有屋顶光伏与家用电池在算法的指挥下,以电子为货币,重新书写能源权力的分配逻辑。
来源:EV WallBox 作者:宋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