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绿能矩阵:马来西亚砂拉越光储综合体重塑区域能源版图
发布日期:2025/10/13

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正在推进的大型光储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将可再生能源与数字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的战略性工程。它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太阳能+储能”系统,为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提供稳定、清洁的电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与数字化转型。
下面这个表格整理了该项目的关键信息,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其核心要素:

项目的战略背景与愿景
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这一项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其宏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服务“东盟电池”愿景:项目直接支撑砂拉越州希望成为“东盟电池”和清洁电力主要出口地的区域愿景。通过生产可调度的绿色电力,砂拉越不仅希望满足自身需求,还计划向区域内其他能源需求旺盛的地区(如新加坡)输送电力。
驱动数字经济:该项目是“峇南深科技能源计划”的核心部分。通过建设200 MW的最高等级(Tier-4)绿色数据中心园区,砂拉越旨在吸引超过10亿林吉特的外国直接投资,将自身从能源输出地升级为数字经济的高地。
核心技术:如何保证绿色电力稳定供应
该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创新性地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
光储协同:项目将310 MWp的太阳能光伏电站与规模达620 M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 相结合。太阳能电站负责在白天发电,而储能系统则能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夜间或无日照时释放,从而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电力。
“稳定出力”的突破:这种配置使该项目成为马来西亚首个“稳定出力”型太阳能电站,其提供的电力在可靠性和可调度性上可以媲美传统的天然气与水力发电,满足了数据中心对电力质量近乎苛刻的要求。
案例参考与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砂拉越的模式并非首创,但其规模和应用场景颇具代表性。
可借鉴的案例:在中国乌兰察布,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也已投运。该项目通过30万千瓦(300 MW)的风光新能源与4.5万千瓦/时的储能配合,直接为数据中心供电。这证明了“新能源+储能”模式在服务“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中的可行性,为砂拉越项目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未来发展:峇南特别能源区的计划非常宏大。根据规划,其深科技能源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在2027年前向电网输送500兆瓦交流电的稳定可再生能源。这需要总计1,850 MWp的太阳能光伏和3,677 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支持,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场址BESS太阳能系统之一。
总而言之,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光储综合体项目展示了一个通过可再生能源驱动高耗能数字产业发展的成功范式。它不仅解决了数据中心的绿色能源问题,更重塑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未来。
来源:光伏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