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能新焦点:越南储能赛道成资本逐鹿场
发布日期:2025/10/22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的双重浪潮下,国际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布局越南新能源制造与储能领域。这一战略动向不仅由越南《第八版电力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极具吸引力的峰谷电价差,以及“大美丽法案” 催生的供应链多元化需求所驱动,更标志着越南正从传统的制造基地,向全球绿色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跃升。欧美韩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技术合作与金融工具多管齐下,抢占这片新兴热土。然而,机遇背后,政策框架待完善、技术整合挑战与融资障碍等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本分析将深入解读这一资本流动的动因、格局与未来走向。
越南正凭借其制造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吸引着国际资本加速进入其新能源制造与储能领域,快速成长为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和储能应用的新兴热土。
越南新能源市场概览
1. 国际资本踊跃布局
韩国OCI公司投资7800万美元收购越南Elite Solar Power Wafer Co.的硅片工厂65%股份,设计年产能2.7吉瓦,计划于2026年初量产。
美国Fluence与越南本地ACE工程公司在越南北江省合作投运年产能达35吉瓦时的自动化电池工厂。
欧盟通过"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向越南提供28亿欧元支持,其中4.3亿欧元已指定用于北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2. 市场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越南《第八版电力发展规划(PDP8)》目标是到2030年储能容量达到10,000-16,300兆瓦,到2050年达到近96,000兆瓦。
电价上涨:越南在8个月内涨了三次电价,每次增幅都超过4.5%,自2023年5月到2025年5月,居民平均电价涨幅超14.8%。
制造业需求:越南作为东南亚制造业新兴枢纽,大量高耗能企业面临电费成本激增困境。
下面的表格梳理了越南新能源制造与储能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特点:

3. 政策与融资支持
越南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
第58/2025/NĐ-CP号法令:规定安装储能系统并接入国家电网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优先在电力高峰时段调度。
直接购电协议(DPPA):允许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与大型电力消费者直接签订长期购电合同。
税收优惠:新能源项目享受4年免税,土地租金减免50%等。
在融资方面,优惠性资本和可行性缺口融资大幅降低了储能成本。早期独立项目的储能价格约为每千瓦时12美分,但通过混合融资和竞争性招标,成本降至每千瓦时3至5美分。
🚀 国际资本布局动态
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模式加速布局越南新能源领域:
1. 新能源制造:构建多元化供应链
国际资本在越南新能源制造业的布局,核心目标是构建多元化供应链。韩国OCI Holdings通过其马来西亚子公司收购越南Elite Solar Power Wafer Co.的硅片工厂,旨在构建从多晶硅到硅片的整合供应链,以符合美国"大美丽法案"对非中国来源组件的偏好。
越南本土企业也在积极转型,从代工厂向技术引领者蜕变。以VSUN为代表的越南本土企业不仅成功量产转换效率达24.8%的N型TOPCon电池,更将配套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出口至德国等高端市场。

2. 储能领域:全方位市场参与
在储能领域,国际资本正全方位参与越南市场:
用户侧储能:越南工商业的峰谷电价差已经超过0.64元/kWh,可以覆盖工商业储能投资门槛。中国德赛电池等企业正利用这一机遇,推出从储能电芯、户用储能系统及工商业集装箱储能方案等一系列产品。
电网侧储能:美国Fluence与本地ACE工程公司在越南北江省合作投运的年产能达35吉瓦时的自动化电池工厂,将生产适用于电网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高容量储能系统。
大型项目储能:越南首个DPPA光储一体化项目于2025年8月正式落地,集成了43MW光伏与45MWh储能系统。
📈 市场机遇分析
越南新能源市场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重机遇:
1. 储能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根据越南《第八版电力发展规划(PDP8)》,到2030年,越南的储能容量目标为10,000至16,300兆瓦。这一宏伟目标为储能行业描绘了明确的发展前景。
越南工业电费标准中,最大峰谷电价差已经超过0.64元/kWh,可以覆盖工商业储能投资门槛。这使得工商业用户利用储能设备进行削峰填谷具有显著经济性。
2. 产业协同空间广阔
中国企业在硅料、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拥有全球领先的产能和技术,与越南本土的硅片产能具备良好的上下游协同可能。中国企业可积极探索与越南生产商在技术、设备或市场方面的合作,嵌入以越南为枢纽的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越南政府于2025年3月3日颁布第58/2025/NĐ-CP号法令,详细规定《电力法》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电力发展的若干条款,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
越南政府对光伏配建储能给予丰厚补贴。2025年4月10日,越南工贸部在新一轮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政策中,首次将电池储能系统纳入上网电价补贴范畴。其中北部光照较弱地区电价补贴高达0.45元/度,意味着北部地区将更适合开发"光伏+储能"项目。

⚠️ 风险与挑战
尽管越南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国际资本在进入时仍需注意以下挑战:
政策框架仍待完善:尽管取得了多项进展,越南的储能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大多数项目都处于试点阶段,受到前期成本高昂、电价不明确以及缺乏可确认的收入来源的限制。
技术挑战:技术挑战进一步加剧了形势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老工业区,将储能与现有基础设施整合会增加成本。
融资障碍:由于缺乏更清晰的政策和融资框架,这些项目仍然难以规模化。
策略建议
对计划进入越南市场的企业,建议关注以下方面:
把握政策窗口:密切关注越南Direct PPA(直接购电协议)政策、税收优惠和补贴细则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越南JETP(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框架下的项目机会。
选择合适的切入模式:
通过技术输出参与越南储能生态链建设。
探索与越南生产商在技术、设备或市场方面的合作,嵌入以越南为枢纽的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利用展会平台深入越南市场,如2026年6月在河内举办的第三届越南国际新能源及电力产业博览会>
本地化创新与适应:针对越南特殊气候条件,开发特色解决方案。例如,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可研发适配的散热和防腐技术。
来源:双碳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