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达风电斯建龙出席“企业家论坛”分享风电平价上网
发布日期:2018/10/17
今日,2018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新国展拉开帷幕,在国内风电行业加速迈入竞价上网的大背景下,此次行业盛会的召开具有特殊意义。现阶段,竞价上网的顺利实现倒逼风电开发的每个环节成本压力,尤其是作为整机制造商更低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新机型的推出成为了当务之急。
大会首日,运达展位现场人气爆棚,主题活动亮点纷呈,迎来了近两千位海内外行业同仁莅临参观。在大会组织的“企业家论坛”上,运达风电副总经理斯建龙也代表公司在产业发展调整的背景下,对九大行业发展关注热点话题发表了运达的观点,希望风电行业各界同仁一道携手并进谋发展,共同推进风电行业的蓬勃发展。
斯建龙副总经理出席“企业家论坛”并发表重要观点
Questions(问题) Answer(回答)
一、关于风电平价上网:
Q:中国风电平价上网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从去年开始,国家能源局推动风电平价上网试点工作(有三峡康宝项目,新疆龙源,华能甘肃,天润,中核汇能,河北建投等),哪位了解试点情况,给大家分享一下?
A:我们没有参与风电平价上网试点项目。据我所知三峡康保因为接入问题暂时还不具备开工条件。
平价示范项目都集中在三北地区,河北张家口占比超过一半。主要原因是河北张家口在五个省区中的补贴强度最低,补贴占比仅为17.3%;河北弃风率低,实现全额消纳难度较小。能源局公布的首批风电平价上网项目是在保证“电力公司建设送出工程”以及“全额消纳”(非风电成本)的背景下执行平价的政策,这表明在某些补贴强度较低、风资源较好的地区,扣除“非风电成本”是具有平价可能的。而且从13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来看,除了国企之外,一些民营企业也参与平价上网示范,这表明扣除“非风电成本”之后,部分地区执行平价上网是具有经济性的。随着风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具有平价的可能。但平价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消纳,消除非技术成本。
Q:风电平价上网的日子越来越近。对于风电场业主单位、对于风电设备制造厂商,我们面临哪些挑战?可以从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下降潜力、政策需求等方面讨论。
A: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过程中,风电平价上网是大势所趋,也是风电从业者应有的担当。就当前情况来说,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煤电价格高的地区,在保障消纳的情况下,已基本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但是在乐观评估的条件下,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地区很少。平价上网对风电行业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压力都很大,尤其是整机制造商。整机制造商需要对项目20年的稳定收益负责。业主方要求设备降价保发电量,而上游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中游的整机制造商在平价上网之路上可谓“任重道远”。
在平价上网之路上,技术成本需要整机商、零部件供应商、施工单位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共同推动降本增效。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降低技术性成本外,严格消除非技术性成本是未来降低风电成本的重要方面。希望地方政府实行阳光化的资源开发监管,电网公司提供完善的并网服务,为风电产业持续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
Q:风电平价上网以后,展望一下未来电力市场格局,有可能出现什么新的问题需要提前预防?
A:风电平价上网以后,在市场化方面已经具备了和煤电平等竞争的条件。这时候风电和煤电的激烈竞争才真正开始。在政策机制方面如何保证风电和煤电竞争的公平性是政府需要提前谋划的。消纳能不能得到保障,以往项目的补贴能不能继续发放,这些都是需要提前预防的。
二、关于弃风限电问题
Q:近来弃风限电问题从数据上来看有所好转,实际情况如何?是否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A:2018上半年,我国弃风率下降到8.7%,同比下降了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随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相继出台多项保障风电优先上网,提升风电消纳的政策,弃风率和弃风电量两年实现“双降”。这是个很好的兆头。中短期来看,弃风率下降在改善存量装机盈利的同时,也将提升核准装机开工积极性,进而增加未来新增装机规模;长期来看,电价下调与政策规划将进一步提升风电景气度,夯实未来年均装机数。未来风电占到我国发电总量的比重会所有上涨。
Q:三北地区风资源丰富,是实现平价上网的"潜力股"。平价上网之前,这些地区能否彻底解决弃风限电?大家怎么看?
A: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力争完成2.2亿千瓦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含燃料灵活性改造)。可以借助“三北”地区火电灵活性改造计划解决“三北”地区弃风限电问题。
“三北”地区是新能源主要聚集区,也是“弃风”最严峻的地区。火电计划刚性执行挤占了“三北”新能源的发电空间,且多为热电联产机组,我国热电联产火电调峰能力只有20%,也就是说只能压到额定功率的80%。我们可以做个计算。假设2020年,弃风限电率5%,火电灵活性改造空间20%,改造装机 2.1亿千瓦,以当前三北地区火电利用小时数为基准,计算得到2017-2020年火电可分别腾出72,432,936和1512亿千瓦时。假设全国风电弃风限电率2020年下降到5%,装机达到能源局规划的2.6亿千瓦,需要新增消纳风电空间4年合计数为1491亿千瓦时。可见火电灵活性改造腾出的空间足够覆盖新增风电消纳的需求,有望实现行业中长期稳健发展。因此,可以预测2020年,火电灵活性改造可以腾出足够的空间来消纳风电。
三、关于配额制的影响预期
Q:关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今年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征求意见稿。配额制对风电发展能带来哪些影响?
A:配额制征求意见稿具有很大的意义,一是建立可再生能源长效消纳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二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分担一部分的补贴资金,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
电网公司根据年度配额任务(可再生能源和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保障性电量向各个义务主体来进行强制分配,义务主体必须优先来完成。也就是义务主体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这样可以保证2020年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之内。
通过配额制,燃煤装机被严格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及时兑现,以及风电、光伏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可再生能源。对于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低于配额指标的省份,提高了其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配额制和绿证交易制度能够促进风电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风电行业迈进平价上网时代。非常期待配额制以及绿证交易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Q:关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2018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风能专委会组织部分能源企业和省级能源部门对《通知》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反馈意见。
在此,请大家谈谈,风电开发中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
A:非常同意风能委员会反馈的意见,确实将风电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说清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主席的两山理论是在浙江省湖州安吉提出的。浙江省非常重视绿色和生态。2017年底,浙江省能源局发布《陆上风电与美丽景观协调建设导则》。目前,浙江省北仑、宁海、鄞州等地陆上风电的高标准建设,已经将风电与青山、碧水、蓝天有机融合,成为了地方旅游休闲、科普教育、婚纱摄影的美丽风景线,实现了陆上风电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
《陆上风电与美丽景观协调建设导则》对风电场的道路、升压站、安装平台、集电线路的设计建设和复绿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这个导则是解决风电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典范。按照这个导则能够提升绿色风电建设层次,实现风电项目与美丽环境有机融合。
就在本月初,浙江丽水市印发《丽水市风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5个规划项目总1446.6MW,13个备选项目总600MW。这标志着浙江省实质性地放开了风电建设。这是个重大突破。
四、关于分散式风电开发
Q:近来分散式风电开发在业内很受重视,实际开发进展如何?在技术、成本或其他方面,有什么实际障碍?
A: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出台《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为分散式风电发展带来很多利好政策,调动了各方的热情。但是,目前分散式风电实际操作中在审批流程和并网技术要求方面与集中式风电没有区别,严重制约了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势头。分散式风电若要做到像分布式光伏一样爆发,必须调动所有参与方的积极性,打造利益共同体,从政策机制上为各利益方保驾护航。具体来讲需要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明确入网要求和办理流程、降低融资成本、解决征地难等问题。一是简化管理流程,建议政府部门根据分散式风电特点简化工程流程,让核准承诺制政策细节落地。二是优化电网接入流程,建议电网企业严格落实政策要求,缩短接网申请流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执行符合分散式实际需要的技术标准。三是创新商业模式,借鉴国外社区风电发展经验,通过土地入股、PPP模式等方式增加地方的参与度,与地方旅游开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使当地社区和居民从中受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Q:分散式风电开发未来前景如何?
A:发展分散式风电是遵循我国风电发展客观规律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我国风电开发重心已向中东南部转移。然而,中东南部地形复杂,可供集中连片开发的区域越来越少,大规模开发模式越来越受限制,未来分散式开发将成为主要模式之一。当前,中东南部的分散式风电表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据国家气象局评估,中东南部风速在5米/秒以上达到经济开发价值的风能资源有10亿千瓦,目前累计装机容量仅占8.3%,剩余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从欧洲国家经验看,德国90%陆上风电为分散式,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风电装机为155千瓦,而我国浙江、湖南、安徽等重点区域这一指标都不到20千瓦/平方公里,给分散式风电留下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关于风电装机目标
Q:今年已经过去大半,对今年装机规模有什么预期?
A:经历了2015年新增并网容量3297万千瓦的高峰之后,2016、2017两年新增并网规模呈不断下降之势。2016年新增装机1930万千瓦,2017新增装机1503万千瓦。2018年上半年新增并网794万千瓦,同比增长35.6%。从2018年开始,并网规模出现明显的回升信号。预计全年新增并网规模将在2000万千瓦左右。
Q:2020年风电并网装机目标是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开发目标是500万千瓦。还剩两年时间,这个目标能否完成?为什么?
A:截止2018年6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716亿千瓦。累计并网容量与能源局“十三五”2.1亿千瓦的规划目标相差0.39亿千瓦。2018年风电行业有一些明显向好的趋势,比如“红六省变为红三省”,“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海上风电核准量迅猛,分散式风电异军突起,2018年上半年并网规模明显回升。截止2017年底,我国风电的核准未开工项目存量近1亿千瓦,在补贴退坡的政策驱动下,据预测这部分项目都有望在2019年前开工建设,其中大部分可于2020年底前完工投产。因此,超额完成2020年2.1亿并网规模的目标是必然的。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16万千瓦,相比2016年新增装机59万千瓦同比增长近100%。截止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开工在建项目520万千瓦。因此,2020年5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肯定会有所突破。
六、关于海上风电
Q:谈谈今年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展;
A:今年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重点仍在江苏、福建、广东省份,浙江还没有完全放开。其中,广东、福建核准规模很大,不少已经开工,预计并网规模很快就会起来。据了解,浙江省国电普陀6号预计今年年底并网。
Q:近年来我们在海上风电开发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请给分析一下,在哪些方面,成本还有下降空间,技术还有提升空间?
A:为促进海上风电的成本下降,作为整机制造商,可从保证机组的可靠性,增加机组功率及降低运维成本三方面来考虑。
保证机组可靠性。海上风电场受限于施工窗口和高昂的海工安装成本,如有大部件更换,会让项目度电成本大幅增加。我们认为,海上风电机组的可靠性是保障风电收益的关键。采用成熟的技术方案与零部件供应商可以保证机组的本质安全。如我司的5MW机组,采用了经过海上风电运行考验的成熟技术方案:双主轴承传动链布置,鼠笼式电机搭配全功率变频器。
增大机组功率。增大机组功率可实现机组及塔架的材料利用率提升,可降低机组单位千瓦成本。同时可减少用海面积、降低风场的基础及其施工安装费用、降低风场电气费用以及风电场运维费用。
降低运维成本。海上风电降本,不能只盯着初始投资成本,更要考虑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海上风机的后期运维费用比较高,是由于其地理位置造成交通成本、人力成本和停机成本比较高。可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在保障机组运维可达性的前提下,追求最低运维成本。
七、关于风电机组技术
Q:近年来中国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陆上低风速风电机组、陆上多兆瓦级风电机组装机很多,表现不俗。请各位谈一谈,未来在风电机组研发发面,有哪些发展方向?
A:当前国家在强力推进风电的竞价上网和平价上网、去补贴和上网电价快速下调是大趋势,所有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不断降低LCOE。我们从LCOE的计算模型来看,分子是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其他成本,分母是20年平准化发电量。降低LCOE的基本途径是降低各方面的成本,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发电量,或者发电量的提升水平大于成本的投入水平,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都是机组研发的方向。
比如,“大容量、轻量化”是为了降低初期投资成本,提高可靠性、无人值守、预防性智能维护是为了降低运维成本;高塔架、长叶片、激光雷达前馈、智能场级控制等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发电量。
未来风电场将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高效、智能、健康、友好,让千家万户都能用上廉价的绿色能源。
八、关于国际市场、国际合作
Q: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和美国风电行业有什么影响?
A:从大方向上讲“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风电行业影响微乎其微,对美国风电行业的影响也有限;我国目前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与美国的关联性很小,不依存于美国技术和产品的进口,而目前美国风力发电市场仍然是以vestas,GE,Gemasa&siemens为主,我国主机设备这一两年与美国贸易也相对较少,而风机塔筒叶片早年本就存在贸易争端;所以对双方来说都是影响不大的,但是目前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会进一步影响中国投资人对于美国风力发电市场的投资信心,对美国的风电产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Q:中国风电企业近十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一直在努力探索,但总体上进展较慢。国内企业对“走出去”似乎比较谨慎,是这样吗?
A:“比较谨慎”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据我所知,不论是主机设备厂家还是电力开发商,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都在积极推动海外业务。很多中国风电企业都早已意识到海外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中国风力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中国风力发电设备企业走出去过程仍然比较缓慢,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海外市场以认证、融资及本地化形成壁垒,保护国外本土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另一方面,国内风电市场近两年竞争愈加激烈,国内风电企业无暇投入更多力量开发海外市场。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设备从技术水平上已经基本上赶上西方先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步伐,在低风速及抗台方面更是积累了大量的业绩和经验,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设备也已经在新兴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风力发电企业走出去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九、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建议?
Q:为了促进行业发展,大家一起做些什么,采取什么行动,发出什么声音,影响什么范围?
A: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素之一,电力行业往往是政策导向的。风电相对于石油、煤电来说,还是新兴产业,政策、技术、民众接受度还没到成熟的阶段。此外,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能源之前,风电仍然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部分,肩负着改善生态气候的重任,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强烈呼吁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以保护风电为基本出发点,政策保持延续性和持续性,避免出现扼杀风电的政策。此外,呼吁政府普及风电知识,提高民众对风电的接受程度,为风电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运达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