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布日期:2018/9/30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一年一度的能源思享汇在浙江杭州完美落下帷幕。浙江省发改委及能源局主管部门领导、各能源协会领导、各能源企业高层及行业高端媒体代表云集一堂,共襄盛举。旨在通过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开拓创新、互联网+智慧能源、风光储多能互补、技术进步及成本降低等多个议题的探讨,激发行业参与者的思想碰撞,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首先,感谢主办方,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思享汇,来听一听光伏行业同仁的思路对我是很有启发的。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外的情况,因为我们联盟有一个全球储能数据库,关于项目、关于厂商和政策的情况统计,可以把这个数字给大家做一下介绍,通过数字看一看背后的产业变化趋势以及机会。
国外已经投运的储能装机项目,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47%,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在加速发展。过去是多种技术路线一直并存竞争,最近两年得益于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大力发展,锂电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技术路线的电池。今年上半年的新增项目,锂电占99%。国外新增的项目中,最多的应用是在辅助服务领域,达到51%。这符合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因为电池在电力系统中最高的价值是作为一个技术替代,替代传统的调节方式,不管是火电也好、燃气也好,调节价值最高的领域是辅助服务,所以辅助服务的调频项目新增最多。
从区域来看,英国海上风电占到能源比例的30%,在可再生能源比例比较高的地方,储能需求越来越明显,用以替代传统电力结构的调整。今年的趋势之一是单个储能项目规模很大,都是百兆瓦级的,前几年是10兆瓦是非常大的项目,今年下半年从英国、德国120兆瓦,澳大利亚400兆瓦时,韩国175兆瓦,美国是2.27兆瓦,现在规模化储能项目开始批量出现。全球产业政策方面,因为传统来说,以前靠补贴会多一些,但是目前来看规划和规则调整慢慢越来越完善。修订规则简化流程,储能更好的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这是全球储能的发展主基调。
简单总结一下,全球储能产业装机规模稳步攀升,并且在加速,规模储能项目开始出现,而且越来越多;从分布情况来看,在电网侧,就是参与电力的服务或者电网侧需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最后是市场规则调整减少储能参与市场障碍这方面是大的趋势。
再说说中国和国外的差异:抽水蓄能的占比相对于国外居高,而且今年年初电网规模9个GW,65亿投资抽水蓄能电站,虽然抽水蓄能还在继续发展,但是占比越来越低。增速方面,今年上半年,这是第一个季度的统计,同比增长134%,基本上和国外全球储能的产业发展有点持平,虽然我们模式机制可能和国外不太一样,因为我们今年很大程度是电网侧的项目在拉动。
电网侧储能项目在过去是没有的,今年上半年先有两个百兆瓦级项目,现在还有其他四五个都是百兆瓦级项目,一个比一个大,上周湖南开始招标了,也是百兆瓦级别的。
目前的应用分布情况,项目应用分布一个是增长,一个是在加速。特别是在电网侧,可以看到巨大的变化,同时新能源并网、用户侧和辅助服务也在提速。
电网项目的确对储能产业有一个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代表了电网的观点在转变,去年电网很明确,电网的核心战略是围绕着抽水蓄能电站、灵活性的火电改造等几个领域展开,但是今年电网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开始认可,现在储能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解决电网的一些增容问题、节点堵塞问题。当然也要提一下项目的挑战,目前中标的项目大多是低价中标,低价中标以及带来的其他潜在风险目前是储能领域的核心问题。最近电网项目也出过事儿,实际上在商业模式构建中并没有真正得把安全问题的成本效益给体现出来,这是接下来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增长比较快的是在发电侧,这和在座的光伏企业相关。特别是在西部,“光伏+储能”的模式被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包括黄河水电已经拥有超过百兆瓦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加储能的规模。光水、风光和光储、风储、水储这种模式都在试验中,如何将储能应用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的电力体系下,这类示范项目越来越多,也开始进入到比较深入的领域。这些项目和政策相关,因为西部的两个细则也在发生变化。
政策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更新,大家如果对储能产业发展市场化比较关心的话,可以回过头来仔细研读一下去年10月份5部委共同发布的《储能发展指导意见》,里面约定了四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和重点攻关方向,是未来5-10年储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基本上把框架约定下来了,像刚才提到的光储模式,关于储能未来一定参与调度,补偿机制建立起来,辅助服务要映射到这个领域,这是在指导意见中已经给了背书,但是这个指导意见没有补贴,核心还是偏向于通过电力市场的机制倾斜储能,支持储能产业发展。国家给了指导性文件,细则交给地方出台。今年行业发展态势是储能模式趋于形成地域性的特点。着重指出关注是在调解领域,这个是和市场机制相关的。
目前我们看到的储能发展的两个最大推动因素:第一个推动因素是电力市场,因为能源结构调整,电力市场的现货交易是一个大的行业趋势,现货交易带来的辅助服务的需求会把这个市场自动生成起来,目前阶段性的政策-两个细则主要利用效果付费进行补偿,利用市场化的机制思维建立补偿机制,这是现在的主基调。所以,刚才调节政策是和这个相关的。第二个推动因素就是成本,大家过去认为1500块钱每千瓦时,5000个循环是一个拐点,目前这个拐点已经非常接近了。动力电池电芯8毛钱每瓦时,远远比这个低,但是考虑到安全性目前集成后的系统成本还是高于这个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电网有动力上一些规模储能项目,规模储能可以摊薄部分成本。
目前单纯靠市场推动的话,每年保持差不多50%的增长,这个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行业目前也寄希望出台一些区域的政策。另外,如果电力市场能够建立起来的话,可能也会导致储能发展加速,我们也是呼吁行业同行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辅助服务的市场去年之前每个季度可能不到20亿,到去年4季度已经到35亿,全年100亿辅助服务的市场补偿,今年上半年我们刚刚开完会,西部5省辅助服务前6个月26亿,这个增速非常明显,这些辅助服务增加以后,未来谁来拿这个钱提供辅助服务呢?传统方式是靠发电机组、调节机组来做,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国外超过50%的项目在电力辅助服务的领域,机制在国内建立起来肯定是一个趋势,而且盘子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情况下储能在规则细则的制定上并不占优,包括华北电网刚刚出台的辅助服务竞价政策,价格范围为0-12块,这个价格范围可能会导致部分竞标者恶意低价竞标。储能产业或者对储能有兴趣的公司参与到这类机制规则制定中,参与的还是太少,呼吁大家更关心一下,对这个行业更加有帮助。
中国的发展趋势也是装机规模在明显增长,项目的应用领域中光伏+储能增长比较快,电网侧储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储能项目分布式江苏是最活跃的,但是刚才提到5个省,其中都差不太多,指导意见之后,地方都是很积极在出台政策。
最后俞理事长呼吁大家把联盟作为一个平台,有储能发展想法的企业或人士可以和平台协同,让平台来支持大家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编后语:
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寻求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进方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首要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来说,既有节能减排的需求,也有能源增长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储能产业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点,要想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提高新能源的渗透率,平衡电网、稳定负载,就必须和储能相结合。“任重而道远”,这条路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