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CATL从无名小卒到世界一流公司华丽转身的关键节点—— 宝马530Le

发布日期:2018/4/9


       3月30日,宝马在中国布局的又一款新能源车型——530Le插电混动版上市了,至此,宝马品牌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阵营已扩大到了6个车系。
 
       对于CATL人来说,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款配套自家电池的新车型上市。但在众多值得欢庆的时刻中,这一次,是有些特别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和宝马合作的第4款车型的上市,也不仅仅是一个内部最高奖项的荣誉。BMW 530Le,内部项目代码G38,简简单单几个字母与数字,它们的背后——


       是一个行业难题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是缔造出30多个专利成果的智慧,
       也是CATL从无名小卒到世界一流公司华丽转身的关键节点。

       01
       还没开始就输了?


      CATL与宝马的合作,始于2012年。在2013年末,第一款合作车型华晨宝马之诺1E也顺利上市了。有了这番顺利磨合,或许在外界看来,作为第一家配套国际车企的中国电池企业,CATL似乎已将宝马供应链的“入场券”握在手中。
 
       但事实远非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2014年初,CATL刚介入这个项目供应商甄选时,韩系电池企业就已完成了第一轮送样,而宝马给候选供应商设置的送样截至时间,就在三周后。CATL必须在三周内完成电芯的首次出样,否则将失去该项目供应商的甄选资格。而当时,CATL连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芯雏形都还没有,一切都还是零。
 
       这意味着,很有可能比赛尚未开始,CATL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太难了!”即使是现在,宝马项目负责人,朱博,想起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时,依然会捏一把汗,“20天,把电芯造出来,还要顺利运到德国交到客户手上,太难了!正常来说,完成一次电芯出样,就至少需要2个半月。”
 
       不凡的经历,从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凡。如此艰巨的一个任务,并没有难住奋斗的CATL人。
 
       一支由十几位技术精英组成的核心团队应运而生了。团队连续熬夜攻关,仅两天就把电芯设计方案确定了下来;正常的电芯开模时间太长,就立即做方案优化,最终成功将开模时间从50天缩减到了15天。
 
       完成电芯的快速出样,不是仅靠CATL内部集中突破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供应商的帮忙,比如说电芯顶盖的制造。电芯顶盖是电芯级别机械件中最复杂的一个,它把关了电芯的安全命门。在这个不到40平方厘米的铝片上,包含了电芯的安全阀,绝缘件,极柱等十几个精密器件,甚至其大小,都需经过周密的计算。在CA TL确定顶盖设计方案后,还需交由供应商进行实际生产。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产品开发吴总和质量总监孙总亲自监工,而负责电芯设计的李经理更是在供应商处驻厂了两个星期,沟通一个零部件的制作细节,并与供应商及时修改方案。
 
       终于,在三周内,CATL完成了电芯制成。



 


        为了和时间赛跑,这批样品电芯一下产线就被运往了德国。和这批电芯一同从中国出发的,还有三个工程师,包括朱博自己。
 
       “当时,我们自己背着一个包,把电芯测试的常规仪器背到德国去,在我们的德国办公室里进行最后的电池测试。我们三个人日夜不休地测了三天,最后确定这两百个电芯均性能良好,这才放心的交付给宝马。”朱博回忆说。


       后来者居上
       02
       仅仅用了所需时间的一半,CATL就把第一批向宝马送样的电芯设计并制造了出来。并且,顺利通过了宝马的电池测试。
 
       虽然已经解决了一大难题,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2014年的动力锂电池发展路线还是以磷酸铁锂材料体系为主,三元材料虽然能量密度更高,但当时整个中国业界对于三元材料在锂电上的应用,都没有满足国标中对过充的要求。国标要求电池在200%SOC的情况下,电池不起火。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通常三元材料电芯充电至170%SOC时,化学结构就会坍塌,造成失效,最终带来安全隐患。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让电芯过充到一定的程度时自动内部切断电源,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下不再充电,那么自然不存在过充起火的问题。但当时整个中国锂电行业,均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性办法。
 
       然而,韩系电池企业的过充解决方案已相当成熟。这让CATL一下陷入了被动的竞争局面。


 


 
       CATL电芯设计部的李经理指出:“这个问题最大的瓶颈,是位于顶盖上的安全装置。”原来,电芯出现过充情况时,本可利用内部产气,形成外短路,同时产生的大电流可将电芯内部正极端的保险丝熔断。如此,即可切断电芯内部电源。但这股大电流可高达5000A,其产生的热量可轻易熔断一把扳手。对于当时的过充安全保护装置而言,很难负荷如此大的电流。
 
        为了解决三元电芯的过充问题,产品开发吴总亲自带队研发,先后尝试了二十多种方案。即使凌晨已至,如果有需要,吴总还会亲自跑到实验室里了解样品的测试数据。“甚至有一次,我从样品生产线上下来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还看到吴总带来两个工程师赶去实验室看结果。”当时不顾一切的奋斗画面,对朱博来说依然历历在目。
 
        一遍又一遍的设计,模拟,测试,推翻,再设计,再模拟,再测试……在苦心钻研了3个月后,一项颠覆国内锂电行业的技术成果诞生了。CATL通过巧妙的变截面设计,使顶盖上的安全装置既能在140%SOC过充情况下顺利形成短路,又能完美负荷超过5000A的大电流。


 


       这一看似简单的改变,实际上是超过35项专利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后来被应用到了CATL所有的三元电池产品上,随后更被业界广泛采用,推动了三元材料在动力锂电池上的使用。
 
        解决三元电芯的过充问题,只够与韩系电池企业在技术上比肩,真正让CATL产品脱颖而出的,是比对方优异的循环寿命。这款电芯经过了5000次充放电的测试,确保即便是完全充放电5000次之后,还能有80%以上的电池容量。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天完全充放电一次,在13年的时间内,电芯的性能几乎没有变化,这在同类电芯中是没有的。
 
        最终,这款能力密度高达165Wh/kg、循环寿命达5000次的插电式动力电芯成功获得了宝马的认可。



 
         G38项目,给CATL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订单,产出了近40项专利,锻造了一批日后成为CATL中流砥柱的人才,但它带给CATL的,远不止此。
 
        经历过这个时期的CATL人都认同这样一个说法——在这次项目的洗礼下,CATL开始从一家追随浪潮的中国锂电制造企业,走向世界一流的锂电研发制造企业。
 
        “对我个人而言,我第一次知道了动力锂电池的开发到底意味着什么。”朱博说,“以前,我们可能是只知道如何去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从G38这个项目开始,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的理解客户需求,如何主动的创造真正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真正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成为真正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锂电供应商。”


   转载:售价49.89万元的BMW530Le,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什么?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点。经过前几年的铺垫,2018年将是新能源业务迅速增长的一个拐点。”

   3月29日, 新一代BMW530Le上市暨Mission i启动仪式上,BMW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这样描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

  他表示:为了应对这一趋势,BMW做了这两件事。一是推出新一代530Le,该车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BMW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二是推出大型体验式营销活动Mission i,让更多消费者感受BMW的电动出行和产品体验,强化BMW与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新一代BMW530Le的上市价格是当天的重磅新闻:建议零售价49.89万元。这个价格不仅比同级别新能源车更有竞争力,比同级别燃油车也不遑相让,价格背后的含金量更令业内关注。


   首先,它跌破了50万元大关,配置媲美同级别燃油版,价格比燃油车更实惠。其次,它享受国家补贴1.6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48.21万元。如果今后地方城市推出地方补贴,最终售价还会进一步降低。

  再次,它享受国家购置税减免政策。购车时可以免交购置税约4.2万元。相当于又比燃油版车型便宜了4.2万元。

  最后,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广州等新能源车发展重点城市,还可以享受当地免费新能源车牌照、不限购不限行等不同政策支持。

  性能方面,该车搭载了BMW最新的第三代eDrive技术,集纯粹驾驶乐趣、智能能量管理、智能人机交互、豪华驾乘感受及智能便捷充电服务于一体。综合续航里程达到650公里,其中纯电续航里程达61公里;百公里加速6.9秒,百公里油耗仅为1.9升;客户还可获赠BMW最新的水滴型充电墙盒和免费的基础墙盒安装服务。

   之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有销售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逐步提升,非推广城市也开始破冰,但多数局限于中低端插混车型。在豪华插电混合动力市场,530Le已经吹响了冲锋号,并且来势凶猛。

   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什么?

   530Le的低价上市以及背后的全产业链体系,不仅为BMW自身铺平了起飞的道路,对豪华新能源汽车行业乃至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会带来鲇鱼效应和巨大影响。

  对于BMW自身而言,该车会提升BMW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甚至会帮助BMW分流竞争对手的燃油车客户,提升BMW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正如刘智所言,消费者对混动车还不是很熟,要积蓄口碑。竞争力好、价格好的车型开在路上,也是对客户非常好的培育。

  对于豪华车同级对手而言,530Le将会带来鲇鱼效应,激发对手重新审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整发展思路和步骤。530Le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对手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还处在观望状态时,BMW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准备分流它们的燃油车客户了。

  从技术升级角度看,530Le是BMW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二代产品。上一代产品于2013年在上海BMW体验馆上市,彼时售价69.98万元,扣除各种补贴后,售价接近60万元。新老款对比,5年之后,BMW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经验积累等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展示了BMW自身的进步,也展示出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谈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时感慨地说: “当时我们就说,到哪天消费者买车时能同时看燃油车和电动车,就很好了。十年前我就在想,哪天能到这个程度。那时候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存在了。

  王秉刚这番话同时适用于插电混动汽车。当插电混动车的配置和品质高于同级别燃油车,售价和所享受的鼓励政策优于同级燃油车时,消费者在选择时必然会同时参考两类车型,并根据最终的性价比做出选择。那时,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就真的来了。显然,在插电混动车市场,530Le敲响了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530Le以及BMW在华新能源布局也是意义重大。

   首先,帮助培育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改变了消费者观念。正如刘智所言,好的混动产品开在路上,能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是最好的口碑宣传。之前,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于燃油车是行业普遍现象,也成了消费者心中的固有印象。但530Le的高性价比打破了这一定律,向消费者证实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也可以性价比很高。伴随530Le的上市,BMW已经在国内推出了6款新能源汽车,宽广的产品谱系也有利于培养消费市场,改变消费观念。

   刘智认为,BMW Mission i在20多个城市开展,让消费者深入体验BMW新能源汽车。这不仅增进了BMW与消费者的互动,也可以带动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让整个行业受益,整个价值链上所有的人都受益。

   其次,帮助扩充了国家的充电网络。自推出新能源汽车开始,BMW就注重与国内充电运营商合作,推出充电服务。目前,BMW与普天、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四大运营商合作兴建了6.5万个公共充电桩,2018年底将达到8万个。这些充电桩不仅可以服务BMW新能源车主,也可以为其他品牌新能源汽车充电,让整个产业受益。

 “全国的新能源是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充电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要尽量把我们的资源跟其他资源整合起来。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便捷性,同时也给整个国家充电网络建设贡献力量。”刘智说。

   再次,它以自身的技术进步和价格下调,激发同行快速提升技术,降低成本,推出更好的产品,加速新能源市场进化。

  目前,2017年,国内插电混合动力车市场销量超过10万辆,但豪华插电混合动力车销量不尽人意。之前,该细分市场仅有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少数几款产品,价格偏高,整体性价比不及同级别燃油车。但530Le的上市有望产生鲇鱼效应,激发其它车企快速跟进,推出品质更优的产品,最终让消费者受益,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升级。

   最后,它带动了国内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成长。

  这方面,宁德时代是个最典型的例子。据宁德时代高管向电驹介绍。2010年,BMW打造华晨宝马之诺1E时,要在国内寻找电芯供应商,但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后来,BMW的技术人员把国内市场上品质较好的电芯全部采购回去一一测试,发现宁德时代的产品最符合标准,就向宁德时代发出了采购邀请,并与其共同研发了之诺1E的动力电池包。之后,BMW X1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组也向宁德时代采购。有了BMW的背书,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宁德时代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大增。至今市值已超千亿。同时,在电池回收领域,BMW与湖南邦普合作,进行电池回收,也带动了邦普的发展。


来源:宁德时代新能源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