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天合光能携手阿里云 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

发布日期:2017/12/7


       常州天合光能第三电池车间外蓝色大屏上,正实时滚动着到下午2点为止的生产数据和重要参数,三车间厂长宣鑫打开手机,向交汇点记者展示了经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分析后的参数调整方案。温度、压力、测距、速度……在车间里密布着的成百上千个传感器,正一刻不停地将所有数据收集上传至阿里云数据库,在看不见的地方,这些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当下就可以有效转化成指导生产的方案。这样听起来很抽象的概念,在常州天合光能已经成功和生产管理相结合,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相比于人工采集生产数据,Excel图标分析的繁琐,阿里云计算大大提高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效率,不仅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还能够对上亿条的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在上万个生产参数中寻找到最佳生产模型。作为天合光能第一个享受“云红利”的人,宣鑫告诉交汇点记者:“相当于是阿里云在我们生产线海量的数据里抓取核心的关键因子,并提供建议方案,我们会立刻通实验来论证数据并及时进行调整。如果是通过人力去发现这些海量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过去的凭经验,到如今的信数据,我们A品率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如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会实时显示他的手机上,即使是在家中也能够实施调整生产关键参数。

       天合光能智能制造部总裁徐连荣介绍,天合光能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的更新来实现电池光电转换率的提升以及系统成本的降低。今年7月份开始,天合光能首批采用阿里云计算平台改造的4条产线投入运营,至9月底A品率就有了5%的提升。截至目前,阿里云计算平台已经让天合光能这一试点车间的A品率由40%提升至47.3%,为公司实现了数百万的降本增值。对于A品比例的持续提升空间,徐连荣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当前的趋势就是制造和互联相结合,在强大的阿里云计算平台支撑下,天合光能的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能量体。从前的生产中会有很多的浪费,并不是人为的,但是凭借人的能力已经无法再进行优化,现在可以在看不见的地方,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横向还是垂直领域,都有望实现新的“小目标”。

       支撑他信心的来源就是阿里云平台幕后的十几位算法科学家。

       韩飞是阿里云苏南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全权负责天合光能的改造提升项目。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发现数据的价值。与天合光能的跨界融合也是阿里云自身的一个重要突破。在这个几十人的项目团队里,几乎都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80%具有博士学位。韩飞表示,他们与天合光能制造团队每周保持2次面对面沟通,微信群24小时在线。在负责天合项目之前,他的成功案例有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阿里云与协鑫合作切片生产车间,将生产良品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每年节省成本上亿元,成为首个“中国智造1%”的威力范本。

       韩飞告诉交汇点记者,虽然同属于光伏产业,但每个企业对数据的定义不一样,所以从协鑫到天合光能,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方法论是通用的。大数据的解决方向一致,细节则需要重新体检后才能给出具体的方案。天合光能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而我们能让数据成为资源,参与决策。希望能借助阿里云大数据的强大支撑,让苏南乃至全国的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更顺畅。

       据了解,到12月底,天合光能第5车间也将完成阿里云数据产线的改造。


 

来源:交汇点  唐颖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