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成本高收益差?通威集团“渔光一体”带来新思路
发布日期:2017/11/13
在第二届光伏创新发展推动论坛期间,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部长张凡接受了索比光伏网的独家专访。他表示,通威作为一家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企业,已经积累了35年的水产养殖经验、十余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在建设渔光一体电站方面拥有先天优势。此外,通威在电站设计、成本控制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初始投资控制在较低水平,提升项目收益。

江苏扬中通威环太渔光一体
作为一家拥有35年历史的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渔光一体化建设方面,通威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不同于一般的水光或者渔光互补项目,通威渔光一体都会优先渔业生产,在项目设计前期,优先考虑鱼塘的智能化改造,这也就是张凡一直提到的“只有把水放光了之后,才能分辨出什么叫水塘,什么叫鱼塘”。张凡介绍,通威的渔光一体项目,通过铺设光伏组件适度遮光,保证了水草、鱼类生长所需的光照,也充分保了证渔业收入。 “当然,我们也发现,除了喂食阶段,大多数鱼都喜欢待在光伏组件下方的阴影里。”张凡笑着说。

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部长张凡
今年9月底,安徽两淮领跑者电站部分项目实现并网,索比光伏网与多个电站投资商交流后发现,水面光伏的初始投资成本普遍较高,大部分在7元/W以上。对此,张凡指出,从设备选型到电站设计,通威股份都有自己的心得,并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543”降本路线,即光伏电站初始投资成本从5元/W逐步下降,最终低于3元/W,实现平价上网。

今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加州州长杰瑞•布朗在与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对话时强调,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决定,也让全球将是否能实现《巴黎协定》的希望更多寄托在了中国身上。相信随着全球能源革命的持续推进、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人们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加强,“光伏+”的形式也将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像通威这样引领绿色发展潮流,重塑绿水青山,为了生活更美好而不懈奋斗。
来源:索比光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