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发能源集团郑清涛:强化机遇意识、整合资源优势,在顺应能源产业大变局中实现发展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1/1/29
1月28日,水发集团召开2020年度表彰大会暨2021年度工作会议,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水发能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水发兴业能源董事会主席郑清涛以《强化机遇意识、整合资源优势,在顺应能源产业大变局中实现发展新突破》为题介绍工作经验。
2020年,水发能源各项经营指标逆势上扬。截至12月31日,拥有权属企业32家,总资产154.2亿元;全年实现营收70.2亿元,同比增长400%;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72%;净资产收益率16.33%,同比增长11.8%。
在谈到2020年工作情况时,郑清涛介绍说,一是坚持战略引领,努力提升行业首位度。清洁能源板块:日喀则50MW光伏+100MWh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是西藏最大光伏项目、省属企业最大援藏项目,被评为年度十大典型城市清洁高效供能项目之一;威宁龙场180MW光伏项目成为国内前十、贵州最大单体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旗下水发兴业能源首次进入“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位列第281位。绿色建筑板块:在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综合数据统计(幕墙类)排名连续九年进入前十,2020年由第九升至第七名。新型材料板块:继续保持幕墙结构材料出口量第一、液晶调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的行业龙头地位。
二是坚持市场引领,前瞻布局核心主导产业。首先,全面提升清洁能源综合竞争力。紧盯能源供应发展新趋势,打造综合能源竞争优势,在山西能源馆、四川华西医院节能技改工程打造多个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开拓多能协同、多元互补“组合拳”式综合能源服务投资模式。承担省外“外电入鲁”新能源投资和省内新能源开发的主体责任。在水发集团领导和能源事业部运筹指挥下,与水发丰远等兄弟公司协同配合,在“吉电入鲁”、塌陷地治理等重大项目上争取省能源局、山东电网支持,成功获得“吉电入鲁”特高压直流工程50万千瓦负荷容量指标。大手笔规划一批能源基地示范项目。在吉林白城、甘肃酒泉等地规划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总投资67亿元。其次,以强链补链为着力点,持续提升绿色建筑核心竞争力。着眼提升资质,先后并购甲级建筑设计院北京冠亚伟业民用建筑设计公司和总承包一级建筑企业江西亚兴建设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产业链。立足华南市场,以山东为突破口,积极谋划在华东、华北进行战略布局,对接水发物流园、菏泽花舞世界等工程,借助水发在全国的影响力打造更多标杆项目。第三,以市场应用为突破口,巩固新材料行业领先地位。全年ITO导电膜业务增长率实现13%。第四,以“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为重点,稳步开拓海外市场。全年新签订单3.07亿元,同比增长35%。
三是坚持科技引领,持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和前沿技术研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国家级行业标准5项、地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2项,新增已授权专利29项,获批政府科技创新项目6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名单”。获评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加强能源产业战略研究。与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杆企业开展“四个对接”,主办第十六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暨2020综合能源展览会,向行业领军型企业迈出坚实一步。
四是坚持改革引领,不断创新运管体制机制。重塑上市公司治理体系。通过公司更名背书、植入水发文化、重组法人治理架构、回购美元债券、拟定近期和中长期目标等措施,着力实现上市公司在产业格局、公司治理、文化体系的重塑再造,并购半年就实现业绩扭亏为盈,被国际知名金融杂志《银行家》评为“2020年度亚太地区最佳重组交易”,成为水发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形象代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兑现2020年度中长期激励方案,为构建星团化管理模式探索方法路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已获省国资委通过。治亏清空强管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亏损、空壳公司双清零,7家资本金未到位公司完成同比例实缴到位。推进混改和资产证券化工作。以交易对价1.9亿元向上市公司出售齐鲁热力47.5%股权,价格增值2.04倍。资产证券化率由73.19%增加到74.3%。是水发集团首例存量资产证券化项目。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五是坚持资本引领,着力搞好财务运行管控。增强融资效能,切实降本增效。全年融资平均成本下降0.42个百分点,降本增效约7000万元。缩减美元债务规模。及时对兴业能源4.2亿重组债券启动回购工作,累计回购约1.91亿美元,有效缩减美元债规模至2.23亿美元。
六是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增进党建业务互融双促。直管党支部过硬率达到100%, 2个党支部入选首批水发集团过硬党支部示范点。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全年引进193人,其中双一流36人、硕士23人、博士4人。
关于新年度工作,郑清涛提出经营目标是:未来3年(2021-2023年)水发能源将实现资产500亿元、营收300亿元、净利润15亿元,其中水发兴业将实现 “32211”战略目标,即达到3家上市平台、资产200亿、营收200亿、利润10亿、市值100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水发能源将实现营收保底150亿、力争200亿元,净利润5亿元。
郑清涛提出2021年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改革投资体系。调整投资架构,成立风光氢储、燃热和能源交易三个事业部;设立风控部,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防控体系。转变投资策略,由并购为主转为合作开发为主。建立专业投资和产业管理团队,完善市场开发激励措施。二是抓好重大项目开发。作为山东省新能源投资的龙头企业,发挥省属国企优势,省外主要在吉林、内蒙、甘肃、宁夏、西藏等和山东签订“外电入鲁”的省份开展新能源投资布局,省内重点围绕塌陷地综合治理、水面光伏开发、盐碱地综合能源基地三大领域开展新能源投资。目前已签约和即将签约风电2GW、光伏6GW、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2GW。三是增强自主融资能力。建立与市场开发相匹配的专业融资团队。强化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建设,放大上市公司在国有资本加持后的融资能力。四是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安排10亿元现有存量资产有序注入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再提高7个百分点。五是重塑新材料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兴业新材料发展战略和治理架构,申请单列为水发集团一级权属公司,在政策、资金、人才、团队建设上加大放权力度,增强公司独立自主运行能力,聚力突破市场应用瓶颈,快速达成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条件,为水发集团旗下智慧制造类产业打造新引擎。六是推动氢能、储能产业形成规模化。借助新能源配套储能的强制要求,分别在临沂、潍坊布局100MW/200MWh级别电化学储能电站。推动光伏与制氢融合发展,在潍坊、四川、宁夏等地打造100MW级风光氢储能源基地。七是构建省级能源交易平台。八是升级能源产业创新平台。九是推行以全面预算化、数字化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十是加强党建纪检和审计监察工作。探索日喀则综合能源项目“山东援藏+水发文化+产业示范”党建品牌。
来源:水发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