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华能2021年十大新闻回顾
发布日期:2022/1/24
2021年
是党和国家历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也是中国华能迎接挑战
加快转型的一年
这一年
集团公司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中国华能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
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
扎实推进“六个新领先”战略任务落实
这一年
绿色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更大步伐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干部职工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这一年
面对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的局面
华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
坚决扛起电力热力保供重大政治责任
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
“中国华能十大新闻”
今日揭晓!
带你一起回顾
华能2021年重大事件
华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热烈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华能十大新闻
2021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扎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安排部署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贯彻落实。
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聆听革命故事”宣讲会。在京单位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职工歌咏展演,系统各单位摄制MV“唱支赞歌给党听”。策划推出“赤子初心”、“打卡红色地标”系列报道,《中国华能》杂志推出“七一”特刊及“学史力行”系列理论文章。在“七一”前夕召开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华能首个控股建设的压水堆项目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开工
2021年3月3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首个控股建设的大型压水堆核电项目——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我国“十四五”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也是开展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在琼投资最大的项目。
该项目建设两台120万千瓦核电机组(3、4号机组),其中,4号机组于2021年12月28日开工。昌江二期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预计总投资近400亿元,计划于2026年底全部投运。
华能派墨公路全线贯通
获评“中国最美公路”
2021年5月16日,华能派墨公路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老虎嘴隧道胜利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28天,标志着历时近7年建设的派墨公路全线联通,向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该公路于2021年12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中国极致最美公路”。
华能派墨公路是中国华能重点援藏项目,全长67.22公里,是继扎墨公路之后第二条由西藏林芝市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总投资约20.15亿元,分四段进行建设,计划于2022年9月竣工通车。
华能全力以赴做好
今冬明春能源保供
2021年,受电力需求快速上涨、煤炭资源缺口大、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电力、热力安全保供形势严峻。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发电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发电供热和燃料供应,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贡献华能力量,继荣获国资委2020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党建考核A级、董事会考核“优秀”之后,又交出2021能源保供新答卷。
华能牵头研制的大型
国产化海上风机成功下线
2021年,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增速型、7兆瓦直驱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研发与制造的核心技术,极大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能力。
其中,华能-东气DEW-D7000-186型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级部件国产化率达100%,整机国产化率达96.2%;华能-海装H171-5MW机组一级部件国产化率达100%、整机国产化率超过95%。
华能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座大型
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投运
2021年12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参数最高、容量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华能旗下的西安热工院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
该机组发电功率为5兆瓦,其成功投运验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工业运行的可行性,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热力发电技术140多年来以水蒸汽为主流工质的发电方式,标志着我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华能建成我国首个全国产DCS/DEH+SIS智慧电厂
2021年12月14日,随着华能秦煤瑞金电厂4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华能秦煤瑞金电厂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运。该工程是我国首个采用全国产控制和信息系统(DCS/DEH+SIS)的大型智慧电厂,标志着我国发电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系。
中国华能旗下的西安热工研究院将近年来研发形成的全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CS)、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智慧电厂技术,HT700T高温合金等一批“黑科技”在华能秦煤瑞金电厂集中应用,形成专利200余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示范工程成功并网发电
2021年12月20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在中国华能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
示范工程装机容量20万千瓦,2006年被列入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于2012年底在山东荣成开工建设。
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
能源基地全面开工
2021年12月23日,随着华能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全面开工。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是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输”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以“三型”“三化”(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为开发路径,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落地投资超1000亿元,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超80%,全面打造清洁主导、多能互补、千万千瓦级绿色智慧综合能源基地。
华能新能源并网、开工
实现“双破千”
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投运
2021年,华能新能源在经历疫情反复、组件价格上涨、建设指标释放滞后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后,再一次经历跨越式发展,实现新能源新增并网超1000万千瓦,实体开工超1600万千瓦,连续两年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2021年8月31日,国内自主可控程度最高、接入数据点数最多、覆盖应用场景最全的新能源数据平台——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正式投运。该系统是华能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建设运维高效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系统采用国产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打破了大容量数据平台系统对进口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依赖,国产化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1年
有成绩、有辉煌
有困难、有拼搏
一切只为更好的前行
来源:中国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