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妍!中核二三2021年度十大新闻回顾
发布日期:2022/1/24

2021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开工仪式。此后,中核二三收到中标通知书,相继中标田湾核电7、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标志着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的中俄迄今最大核能合作项目核岛安装工程均由中核二三承建。
2021年,公司坚决扛起首要政治责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按期完成年度重点工程节点目标。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核电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擦亮核电建设铁军“金字招牌”。2021年,中标三澳核电一期工程核岛安装工程(标段Ⅱ)合同,顺利实现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核岛安装开工,漳州核电1号机组创纪录完成8台主设备吊装,福清核电6号机组“热试”,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热试”,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装料,福清核电5号机组、田湾核电6号机组、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实现商业运行等20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核二三未晓朋受邀参加庆祝大会,代表核工业建设者现场见证党的百年华诞。此外,公司核后代冯琳作为领诵员之一,代表中国青年表达对党的热爱和赓续革命精神的青春诺言;员工子女作为合唱团成员参与大会演出。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公司策划开展了“七个一”系列活动,即:一系列党性教育活动、一系列典型选树推广活动、一系列专题宣传展示活动、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次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一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一次党群业务技能竞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同时,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领导干部带头领学、专题辅导深入学、网络大学灵活学”“三学”模式,围绕学好指定学习资料,准确把握党史中蕴含的真谛要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老领导、全国劳模、先进人物等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主题授课200余次;集团刊发的66期简报刊登公司动态41条,林祖煌观看“七一”直播心得简报刊发在中央简报第103期;扩建党性教育基地,全新打造党史、核工业史展区,为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特色学习平台。
2021年,中核二三党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赓续核特色基因,7月7日,正式发布“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战无不胜,勇往直前”铁军优良传统,打造形成“铁军价值党建”品牌,制定印发“品牌建设工作指引”,课题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社科院编发的《国有企业党建蓝皮书》。深入挖掘43篇基层党组织党建融入中心良好实践,编印《核聚二三》案例集,公司党建案例获评中国核建2021年度党建融入生产经营优秀案例一等奖。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获评中核集团巡视整改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首次开展《党建工作质量大纲》现场评估,推进闭环管理。深入调研混改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制定混改企业党建工作实施细则。获评“核工业思想政治研究工作优秀单位”称号,核工业政研会课题研究成果获二等奖。铁军正能量蔚然成风,郑艳奇、宁健、郝先进、马海华路遇车辆侧翻,挽救陷于危险境地的陌生司机生命;90后”梁程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学龄前儿童带去生命的希望。
2021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双百企业”名单,中核集团4家单位入选,中核二三位列其中。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之一。2021年,公司深化“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明确6大改革领域40项改革任务。计划完成29项改革任务,实际完成37项,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28%,总体改革任务完成率92.5%。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公司及二级单位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100%全覆盖。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新提拔干部中40周岁以下占比72.22%。民用业务改革显成效,各项重点任务逐一落地,组织机构实现优化,体系建设与运营能力有效提升,非核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实现“四个扭转”,自主管理项目业绩贡献率达46%。
2021年,中核二三承建工程荣获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其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站核岛安装焊接工程、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核岛管道焊接工程等4项成果获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化工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甲醇联合装置2线焊接工程、红沿河核电站4号机组燃料传输管道焊接工程等3项成果获优秀焊接工程优秀奖。同时,5项QC小组获得国家级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13家所属单位共计50项QC小组荣获省部级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公司还获评“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称号。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未晓朋、陈鸿、胡彪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权丰宝、李治平等13人获“中核集团技术能手”称号。
2021年10月16日,中核二三召开科技日大会,正式发布10项科技成果。2021年以来,中核二三深入贯彻中核集团“小核心、大协作”科技创新理念,立足“三新一高”,推动公司“6+1”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六大核心技术体系,系统性开展核工程先进建造技术的研发,在数字化建造技术、智能化施工装备等方面形成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的105项科研成果、143项技术革新成果,以及引进的70项先进技术装备在重点项目落地应用,自动焊技术实现重点工程100%覆盖。全面升级办公OA系统,打造协同办公集成平台。取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发布数字化转型指引及方案,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致力于打造“智慧二三”创新品牌,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法国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7日,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组织(ITER)宣布TAC1联合体团队成功实现主机安装第一阶段任务,具备吊装真空容器的条件。作为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成员之一,中核二三建设团队“逆行”出征法国,助力打赢“人造太阳”建设攻坚战,先后完成托卡马克装置杜瓦下部冷屏、极向场超导线圈PF6、极向场超导线圈PF5吊装工作,助力TAC1联合体团队杜瓦结构和真空容器之间所有系统节点的完工。4月10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对中核二三制造的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全部完成交付进行专题报道,标志着公司圆满完成了5个批次总计73个产品交付,为“人造太阳”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1年12月9日,中核二三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大会,中核集团党组决定:李启彬任公司党委书记,推荐李启彬为公司董事长,推荐王虎为公司副总经理。同年8月,陆文江任公司党委副书记。12月18日,公司举行“十四五”发展规划宣贯会,提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四大使命”任务:一是构建“235”产业布局,实现主责主业新突破;二是推动项目“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管理上台阶;三是“结构优、质量优”产业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完成高质量指标考核常态化、全覆盖。“四大使命”任务是在找准公司在核工业体系中的定位、总结公司历史经验、深入分析公司当前主要矛盾、系统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时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更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要,更是助力中核集团、中国核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需要。
2021年12月20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送电成功。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意味着在该领域我国成为世界核电技术的领跑者。作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力量,中核二三面对首堆带来的各项挑战,先后攻克了主设备安装、大型设备吊装、模块化建造及燃料输送球路管道系统焊接等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形成25项知识产权,完成126份企业级安装施工工法,为重大专项工程的高质量建成做出了有力的保障。
来源:中核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