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中国石化副总经济师吕亮功:大力推进企业发展光伏产业
发布日期:2022/3/5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吕亮功在今年两会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技术研发支持,进一步优化完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加快调整改造电力体系,大力推进企业发展光伏产业。
在碳中和的推动下,新能源发展备受关注。未来,多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其中,光伏产业经过长期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培育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力量。
吕亮功介绍,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h,年辐射量在5000MJ/m2以上。2011年开始,我国大规模推进光伏电站建设,从政府到企业,各个领域都在为推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在“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幅增加光伏装机容量,按规划,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从2020年的248GW增至434GW。
“ 作为央企,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吕亮功表示,中国石化的太阳能发电业务始于2016年,近些年除加大下游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力度外,还涉足上游光伏材料领域,延伸光伏产业链。截至2020年,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85MW,年发电量近1亿KWh。
然而,国内企业探索研究光伏产业较晚,在近些年布局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技术、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瓶颈。对此,吕亮功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技术研发支持。从国家层面看,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站在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扶持和引导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和光伏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对企业攻坚核心产业技术进行激励。特别是像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在EVA等光伏封装材料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建议鼓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组建以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能源研究院,对光伏发电产业链不同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进一步全力降低光伏组件生产成本。
二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在光伏电站非技术成本中的经营成本里,各种税收及附加约占光伏电站度电成本的15%左右,加大光伏发电的税收优惠力度,可有效降低度电成本。建议延续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并且将其生效时间覆盖光伏电站运营周期,或参照大型水力发电站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的模式,对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实行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快调整改造电力体系,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方面,通过提速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灵活性电源、储能系统、虚拟电站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促进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绿色电力交易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广,鼓励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与光伏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电力现货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全网电力余缺互济,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