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家万户!中国化学工程加码布局氢能
发布日期:2022/3/20
近日,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依据合作协议,三方就共同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制氢、围绕“双碳”搭建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氢能系统运营商等合作达成共识,并在氢气制、储、运、用等领域及氢能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全方位合作。
其中,作为三方合作中的一方,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母公司早在2020年便开始布局氢能产业,与晋煤集团强强联手进军氢能产业,计划在煤气化制氢、化工尾气制氢、氢气储运、加氢站建设、天然气管网掺氢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建设。
同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十一公司承建的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研究与示范项目10×1000Nm3/h电解水制氢工程项目于2021年成功试车投产。
而事实上,国内除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比如中国石化、国家电投、东方电气、中国能建、华能集团等等。
尤其是进入2021年以来,央企加速了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动作。
中国石化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氢能的石油公司,致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石化目前已在上海、安徽、内蒙古分别成立了氢能公司;目前也已经在多省建成集合加油、加氢、充电及光伏发电等的综合能源服务站。
在2021年11月,中国石化集团在北京、乌鲁木齐、新疆库车三地举行云启动仪式,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国家电投正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绿电制氢协同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及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稳步推进氢能技术创新和示范项目建设。
作为国家电投旗下子公司,国氢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全自主化、全产业链的氢能行业领军企业,并于今年3月投资建设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该基地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亿元,将开展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建设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氢能在交通、供能等领域全面应用。
东方电气于2010年启动料电池研发工作,此后便正式开启了氢能征途;现已全面实现氢能核心技术自主化,打通了从前端氢气制储运加到后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应用全产业链条。
在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顺利举行。东方电气作为成渝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其旗下三家子企业东方锅炉、东方氢能、东方大件物流将分别在氢源端、燃料电池端、物流运营端等环节共同发力,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建在2021年1月召开氢能业务发展工作启动会议,明确呢工作组织、主要职责,研究部署发展举措、重要任务与近期安排,加快培育发展氢能新兴业务;并在11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5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抢抓氢能行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会议上表示,要全面掌握与创新提升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等方面的技术工艺、应用场景、装备产品,有效降低氢能损耗与成本,在氢能业务发展上,要走在央企前列,争当行业排头兵。
华能集团正积极布局氢能全链条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应用,着力推进并打造“制储输用”一体化绿氢示范项目,到2035年,氢能将成为华能集团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在2021年11月,华能集团科技项目-国际首套1300Nm³/h电解槽下线仪式成功举办。该款电解槽由考克利尔竞立与华能四川公司、华能四川氢能公司、华能清能院等联合研制,在大型、高电流密度、压力型碱水电解槽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设计、全系统组装集成等方面开展点、面、体三维创新,实现了多项重要技术突破。
来源:势银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