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用变化应对变数!远景助力品牌商布局碳中和门店

发布日期:2022/4/18


       用变化应对变数


       12年前,上海世博园,伦敦零碳馆首家零碳餐厅试营业,6年后,巴黎协定签署,全球达成共识:努力将气温升高控制在1.5℃以内。


       半年前,上海前滩,寸土寸金之地,星巴克全球首家“向绿工坊”开业,号称是星巴克全球最“绿”的一家门店。


       4个月前,英国什罗普郡,麦当劳开设其第一家净零碳餐厅。几乎同时,肯德基在中国推出其首款碳中和产品:早餐燕麦饮。

2个月前,深圳宝安,丰田通商在远景协助下,正式推出首家碳中和汽车经销店,由广碳所认证并发布证书。


       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丰田通商、耐克…几乎一夜之间,众多海外品牌争先开启碳中和连锁门店及商品的试点。


       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利不起早”,众多品牌不约而同,纷纷布局碳中和门店,背后定有其利益所在。



       碳中和是心智营销必须抢占的高地


       心智营销


       心智就是消费者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对待各种产品理性而又明智的看法,或价值认知认同的程度。


       心智营销就是研究了解和高度把握消费者的心智规律,利用其成熟的心智并促其转化为购买动机,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可以说,消费者或顾客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认知认同程度越高,说明心智营销的水平度较高、回报率也较高;心智营销不是单一的心理营销,更不是与公众的智力比拼与心计较量,而是两者相互交融的复合营销活动,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前瞻性的营销方式。


       回想一下我们所做的所有购买决策,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随手消费,几乎都会受到心智营销的影响。


       当其他饮料商还在争相加糖提高口味时,元气森林以健康0卡的概念异军突起,从0到近千亿,元气森林只用6年。


       在同质化竞争红海中,品牌只有率先抢占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智,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目前,各地政府不断推进双碳政策落地,持续加大双碳宣传力度,各地碳普惠平台也在逐渐建设应用…


       在同群效应下,消费者低碳消费思潮的普及如同雪山上滚动雪球,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


       同群效应


       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周围的与他相同地位的其他人影响。


       假设有N个人(用i来索引),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低碳消费行为变化阈值”,记为T(i)∈{0,1,…,N}。


       在一开始,“低碳消费行为变化阈值”为零,即T(i)=0的那些人都会参加变化。一些节能减排先锋人士,会首先改变自身的消费行为。


       令R(t)等于在时间t参加改变的人的数量。在时间t上,如果T(i)<r< span="">(t-1),那么第i个人就会低碳消费行为变化。


       在同群效应的模型下,随着时间推移,指数会在一瞬间产生爆炸,低碳消费观念,将在一夜之间植入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消费者的记忆空间是有限的,例如提起0卡健康饮品,笔者往往首先想到元气森林。当一些品牌占据碳中和高地后,再来攻占的成本和代价将会越来越大。


       提起低碳消费,我们会想起哪家快餐店?哪家咖啡店?哪家汽车4S店?……



       碳中和存在先发红利


       指挥棒效应


       顾名思义,音乐会上,大家都必须按照指挥棒的节奏来演唱和演奏。我国已经制定了3060双碳目标这个指挥棒,驱动着各地政府、各类机构、各种企业向目标前进。指挥棒想要达到目标,演奏一场和谐的音乐,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对听从指挥者奖励,而惩罚唱反调的人。


       双碳目标下,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
 
       现在政府习惯把补贴和奖励后置,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早有多个先例,政策未落地前,先做到节能减排,才能享受先发红利。
 
       等政策出台,所有人都行动时,就泯然众人矣。
 
       每个碳中和的具体场景,会成为先进试点,将会吸引很多政府领导、企业高管都会过去参观学习,企业在政府侧以及业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乐于尝鲜打卡的消费者也是人群中的KOL。君不见,星巴克向绿工坊刚开业不久,就已经成为小红书、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网红地,已然成为业内典范。
 
       谁率先转型、抢占碳中和的先发红利,才能最先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碳中和提升门店管理水平


       对连锁品牌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碳中和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


       要做碳中和,我们必须摆脱以前旧的视角和旧的习惯,而改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企业和门店的管理运营。


       我们曾习以为常的工作,要用碳中和的新方式重新干一遍。


       不再仅仅以业绩、客流量、翻台率等旧指标评价每家门店的经营状况,而要再添加上用能效率、设备效率、碳排效率以及运营效率,管理层对不同门店的经营情况,将有更深刻的认知。


       除此以外,做碳中和的经验很有用,有碳中和经验的人才很稀缺,而有用+稀缺=价值。国家双碳目标下,大量企业要完成碳中和转型,有相关经验的人才已经供不应求,这是正在发生的趋势。


       不远的将来,有丰富做碳中和转型经验的企业高管,将再不必担心找不到匹配的工作,要发愁该选择哪家橄榄枝。


       碳中和是一次巨大机遇,在2022年初,唯一的问题是,你的公司是领导者还是落后者。




       远景已为包括微软、耐克、星巴克、百胜、丰田通商、阿斯利康、舍弗勒、圣戈班、万科、元气森林,以及苹果、宜家、百胜、沃尔沃供应链等在内的上千家企业提供零碳综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抢占碳中和先发红利,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来源:零碳方舟 作者: 陈永平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