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车领域!均瑶集团或将收购云度汽车
发布日期:2022/5/6
跨界造车领域再添一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一位接近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度汽车)的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均瑶集团于4月20日前与云度汽车签署了相关协议,将正式接盘云度汽车,成为云度汽车的实际控股股东。
4月23日,均瑶集团方面回应称:“目前,集团主要精力多用在对上海的防疫保供上,是否已收购云度汽车,只有公司高层领导才能知道。”云度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公司确实与均瑶集团有接触,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等官宣吧!”
云度、均瑶
据天眼查信息,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4日,法定代表人为吴俊钦,注册资本为9亿元,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咨询服务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43.44%的股份,为最大股东。该公司有10家对外投资企业,包括福州云宸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
(图源:天眼查)
资料显示,海源复材为云度汽车创始股东之一,持股11%。4月中旬,其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云度汽车11%的股份,转让给珠海宇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宇诚”),转让价款为2200万元。
财经网汽车查询发现,海源复材参与云度汽车认缴出资金额为9900万元。此次海源复材清空云度汽车股权的转让价格仅为2200万元,预计亏损7700万元。
(图源:官方公告)
公告中,海源复材称,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各子公司合并报表各年度净利润均是负数,且亏损态势越来越严重。目前因为资金链断裂,云度公司于2022年2月份开始已处于停产状态;新能源汽车行业国补、地补逐年下降,该补贴收入对云度公司经营影响重大且难以预测;受市场芯片短缺、电池供不应求的影响,对云度公司的生产经营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海源复材表示,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云度公司未来何时复产、可能的订单数量及收入确认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合理预测。
对此,云度汽车回应称:“停产主要原因是电池问题,现在新货源已经确定,预计两个月后就复产。”
2017年-2020年云度汽车净亏损分别为0.95亿元、1.38亿元、1.77亿元、2.04亿元。《公告》披露,2021年,云度汽车营业收入为6776.32万元,亏损约2.13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为 660.25万元,亏损5571.36万元。截至今年3月31日(未经审计),云度汽车资产总额约为16.5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16.82亿元,净资产为-3079.64万元。
今年4月27日,天眼查信息显示,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度新能源”)新增一则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莆田市涵江区国高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00%。莆田市涵江区国高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6日,法定代表人为柳金杰,注册资本为30万元,经营范围为机械设备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
或有新资金进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除停产、亏损外,云度汽车资金困难也反映到了员工工资的发放上。“云度已有大半年时间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了。从去年5月开始,云度汽车员工开始陆续离职,从一开始的1000多人,到现在还剩几百人,其中生产线留下的员工仅有100多人。”上述接近云度汽车的知情人士称。
对此,多位云度汽车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在正常运营。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云度汽车内部员工向记者坦言,公司差不多有大半年没有发放工资了。“我们之所以坚持到现在,是因为大家都怀揣着理想,以一种创业的心态在做事,至少要做到新的投资者进来,然后一起向前走。”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云度汽车内部员工称。
财经网汽车查询海源复材此前发布的转让公告发现,此次接盘其11%云度汽车股权的公司正是珠海宇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权转让完成后,珠海宇诚持有的云度汽车股权将由现在的约15.56%提升至约26.56%。
(图源:官方公告)
据每日经济新闻,接近云度汽车的知情人士表示:“收回云度汽车外部股份后,再将其打包卖给均瑶集团。云度汽车已经被均瑶集团收(购)了,双方也已经签订了协议。”
对此,财经网汽车联系到均瑶集团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相关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均瑶集团创始于1991年7月,现已形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
目前,均瑶集团旗下拥有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大东方、均瑶健康这4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均瑶健康前身为均瑶乳品,主营产品为牛奶,后开始进军乳酸菌饮品市场,于2020年8月在A股上市,被誉为“乳酸菌饮品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均瑶集团进军汽车行业的动作早有传闻。2021年11月,曾有传闻称爱驰汽车正与均瑶集团取得联系,后者或将投资爱驰汽车。
业内人士称,均瑶集团考虑跨界进入造车领域,是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事实上,在均瑶集团之前,已有多位“前辈”率先一步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家电企业中,已宣布入局造车的分别有小米、OPPO、格力、海尔、创维、美的、联想等企业;科技互联网企业中则有华为、百度、阿里、腾讯、360、滴滴等企业;此外,富士康、宝能、恒大、五粮液等耳熟能详的企业也已先后宣布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