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融和租赁三季度资产规模超560亿
发布日期:2019/10/29
10月25日,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简称“融和租赁”)公布2019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截至2019年9月末,融和租赁总资产567.02亿元,总负债485.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27.11%。
与此同时,国家电投所属融和租赁聚焦新能源交通领域,入股科创企业上海玖行能源科技公司,在上海打造建设首个大型出租车专用充电场站,并拓展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融和租赁打造上海建设首个大型出租车专用充电场站
10月22日,国家电投融和租赁打造上海建设首个大型出租车专用充电场站。该站占地近1万平方米,场站内66根双枪充电桩全部采用大功率直流快充,可满足132辆新能源出租车同时充电需求,单桩输出最大功率100KW。
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上海市政府明确到2022年全市近5万辆出租车将逐年更新为新能源出租车。国家电投所属融和租赁聚焦新能源交通领域,入股科创企业上海玖行能源科技公司,打造"玖行充电"上海首家出租车一站式充电服务场站,并拓展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电投融和租赁推动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电投集团"2035一流战略",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交通领域产融结合,助力上海新能源绿色交通产业发展。
融和租赁
融和租赁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旗下中外合资的融资租公司,于2014年3月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为9.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5亿元)
融和租赁直接控股股东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5%;第二大股东为上海电力能源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间接控股股东为国家电投集团。是国家电投下属仅有的两家(富康国际租赁、融和租赁)拥有租赁资质的金融平台之一。
国家电投注册资本金450亿元,资产超过7000亿元,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具有完整的核电产业,且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业务涵盖电力、煤炭、铝业、物流、金融等领域,电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在核电领域与中核和中广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近几年来,融和租赁凭借自贸实验区政策优势及股东支持,获取境内外低成本的资金,并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方式帮助国家电投下属成员单位融通资金、降低财务成本。融和租赁自身定位明确,各项业务均围绕着集团电力主业展开,得益于国电投资源渠道优势,目前已在电力行业融资租赁领域具备 一定的细分市场竞争力。
2017年度,融和租赁的表内外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在五大发电集团7家租赁公司中均排名第一,在电力行业租赁项目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五大电力集团的融资租赁公司中属于领军企业。
主营业务
融和租赁主要服务于国家电投集团内成员单位。主要专注于传统电力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租赁、保理等业务,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业务、顾问咨询业务和保理业务。
按照租赁客户所属业务板块划分,融和租赁融资租赁业务主要涉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火电以及非电力行业等五大板块。租赁业务构成情况如下:
融和租赁业务行业占比(单位:%)
1、光伏发电板块
光伏发电板块作为新能源板块,目前是融和租赁业务重要板块之一,在光伏板块方面,公司创新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业务。2019年 一季度融和租赁光伏发电板块投放资金为 7.65亿元,规模占比是16.51%。
2、风电发电板块
风电板块作为新能源板块。2019年一季度风电板块投放资金为17.95亿元,规模占比为38.82%。
3、水力发电、火电板块
水力发电、火电板块目前是融和租赁业务重要板块之一,2019年一季度,融和租赁火电板块投放资金为7.34 亿元,规模占比是15.89%。火电板块多以服务集团内客户为主,因此集团内部项目中的火电及水电板块占比偏高,后续逐步向清洁能源及市场化方向转型。
4、非电力板块
非电力板块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项目、矿场项目、铝锭制造项目、储能、IDC等,投资规模比较稳定,2019年一季度,非电力板块块投放资金为 13.27亿元,规模占比是28.73%。
营业收入
融和租赁营业收入主要由融资租赁利息、咨询服务费以及保理利息等三部分组成。2019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1 亿元。2018年末营业收入较 2017年末增加 6.73亿元,增幅达到32.20%,主要是融和租赁各项业务规模迅速扩张。其中,2019年三季租赁业务贡献的收入占营业收入合计的94.86%,占比较高,融和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采用直接租赁以及售后回租形式展开。
融和租赁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2018年度,融和租赁总共发放430笔融资租赁业务,投放资金累计166.70亿元。其中:售后回租业务174笔,投放资金105.67亿元;直租业务256笔,投放资金为61.03亿元。
融和租赁租赁业务情况表 (单位:亿元、笔)
2019年一季度,融和租赁总共发放111笔融资租赁业务,投放资金累计46.22亿元。其中:售后回租业务47笔,投放资金23.37亿元;直租业务64笔,投放资金为22.85亿元。
财务数据
截至2019年9月末,融和租赁总资产567.02亿元,总负债485.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27.11%。净资产收益率7.39%。
授信额度
融和租赁获得多家银行的授信支持,鉴于国家电投集团的股东背景和管理层在行业的影响力,截至2019年3月末,已获得银行总授信额度约为人民币460.75亿元,已使用授信额度205.69亿元,尚余授信额度255.06亿元。信用情况良好,剩余授信额度较充足,具有较强的银行融资能力。
资金来源
融和租赁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银行渠道融资和非银行渠道融资。2018年平均融资成本4.52%,其中银行渠道融资平均融资成本为4.51%、非银行渠道融资平均融资成本为4.19%(转租赁平均融资成本为4.04%、信托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4.81%)、直接融资(不含证券化)平均融资成本为4.56%、证券化融资平均融资成本5.35%;2019年一季度的融资金额分别为213.54亿元、27.84亿元和166.41亿元。
融和租赁租赁融资资金来源情况 (单位:亿元)
总结
总体来看,依托国家电投在电力领域丰富的渠道资源及行业运营经验,在电力设备租赁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成立以来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得益于对电力行业租赁项目较强的风险把控能力,融和租赁依托集团产业背景,重点开展新能源项目融资业务,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功能,
一是为集团提供融资服务,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新能源项目资金支持;
二是服务于集团走出去战略,开拓海外租赁市场;
三是将以电力新能源行业为核心,开展市场化业务;
四是大力拓展售电端供应链保理业务。目前融和租赁应收融资租赁款质量较好,且随着市场化业务占比的上升,业务定价水平及盈利能力亦相应提升。
融和租赁作为国家电投旗下重要金融平台,能在资本补充、融资渠道及流动性支持等方面为公司提供有力支持。在业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融和租赁财务杠杆仍小幅上升。得益于充裕的金融机构授信、灵活的直接融资市场债券产品运用及集团内金融平台之间资金拆借的便利性,公司融资渠道相对畅通,流动性风险较低。
来源:融易学租赁研究院 作者: 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