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钠电!申能集团战略投资上海璞钠能源
发布日期:2023/10/20
当前,钠离子电池业化进程加速明显,入局者也逐渐增多,国有资产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钠离子电池赛道,更有国资力量已经开始对单个钠电企业发起投资。
如今年4月,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B轮融资,是由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国家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官宣领投。
今年9月,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无锡云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这两者分别代表着无锡市政府和锡山经济开发区。
小编关注到,近日,又一国企——申能集团宣布将战略投资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上海璞钠能源”),并与复旦大学联手共同推进钠电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据悉,申能集团于199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本280亿人民币,主要从事电力、燃气等生产供应和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本次,申能集团入局钠电旨在开拓储能新赛道,推动钠离子电池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助力国家新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申能集团将根据储能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推进各类技术路线。
那么问题来了,此次被申能集团官宣将投资的上海璞钠能源是何方神圣呢?
资料显示,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中的钠离子电池及其它电池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公司现有股东主要有复旦大学教授夏永姚、超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明明个人、超威电源集团前董事陈经宁,其中,夏永姚教授的个人持股比例为91%。
据悉,夏永姚教授,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自1990年起一直从事新型储能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包括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电容器和新型电池体系等。有数据显示,夏永姚教授共发表SCI论文381篇,他引26800余次,H-index87,入选2017-2020年Clarivate Analytics 高引作者,授权专利30余项。
业务方面,上海璞钠能源业务范围覆盖钠离子电池、铝空气电池、Zn/MnO2电池等产品研发,还包括提供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为储能系统的制造提供支持。
其中,在正极材料方面,上海璞钠能源主要生产正极材料焦磷酸铁钠,可与硬炭负极制成钠离子电池。据介绍,相较于现在市场上的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蓝正极,焦磷酸铁钠空气稳定性好,安全性和循环性能更优异。
上海璞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翔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做出来的钠离子电池,将来最大的应用场景可能就是在储能领域。因为磷酸铁钠这个技术路线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循环寿命会比较长,所以更适合用在储能这个场景。”
今年1月10日,上海璞钠能源还与超威集团携手,面向全球正式发布新型钠离子电池。这也意味着上海璞钠能源实现了钠电池的产品化,进入规划量产阶段,并具备了百吨级/年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检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成立伊始,上海璞钠能源就已经着手在上海建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及电芯实验线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亿元,规划2024年开始量产钠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定位于低速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系统。达产后,年销售收入预计30亿元以上,远期预计100亿元以上。
此次投资完成后,上海璞钠能源也将充分依托储能市场的快速成长趋势,力争用5-8年的时间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项目将分为两期有序推进。一期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及电芯中试线项目;项目稳定生产后,璞钠将迅速启动二期项目,即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及GWh钠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示范基地项目。
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未来8年钠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钠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132GWh。其中,储能有望成为钠电池最大的应用领域,在这一领域的出货量将达到600GWh。
可以确定的是,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市场有着相对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此次投资完成之后,双方在推动钠离子电池应用于储能场景的过程中将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对此,起点钠电将持续关注。
来源: 起点钠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