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海博思创张剑辉:坚持长期主义,寻找储能多元价值
发布日期:2023/12/5
储能系统集成逐渐成为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赛道,也成为行业最为内卷的赛道。
在2022年以来,业界对系统的概念还停留于“简单集成”的概念。事实上,系统集成甚至比整车制造还复杂。
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近日接受高工储能专访时表示,储能系统集成是一个全维度的技术集成,并不是简单的设备拼装,涉及从研发到储能系统生产制造、现场工程交付,到后端运维等多个环节,是一整套链条的技术大集成概念。
2011年,从美国回国的张剑辉带领两位同事,在北京成立了海博思创。名字寓意为:海归的博士想创业。公司以面向商用车的电池管理起家,2016年经过转型,海博思创瞄准了储能市场。
张剑辉表示,对于海博思创来说,我们在保持系统集成专业化的基础上,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储能产品和应用,对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探索与长期的布局规划。全方位打造储能全产业链闭环,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推动新型储能系统的全面市场化发展。
基于储能系统的洞察,海博思创从创业企业一举成长为国内系统集成龙头企业,并连续在2020-2022年蝉联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第一名。
国内市场是海博思创率先突破的市场,但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张剑辉透露,海博思创力争在5年内实现海外和国内业务规模齐平,成为世界一流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3年,储能领域“低价、低质”蔓延,安全已经成为储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追求极致安全、高效的系统,早在2022年8月,海博思创针对户用、储能电站及工商业等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新一代HyperSafe系列本质安全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产品。
储能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如何将所有各层级的产品有效的集合在一起,需要十分复杂的技术。为了达到本质安全这一目标,海博思创在电池安全、集成安全、管理安全以及主动安全四个维度均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海博思创据此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数据溯源,以及从云端到整个场站全层级的控制系统自主开发能力,使云边协同和深度融合成为可能,真正做到先知先觉。
目前,海博思创建设的最大储能电站可存储超一百万度电,集成了120万颗电池,规模大、控制难度高。
据悉,北京市支持海博思创牵头成立了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海博思创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项目等4项课题,不断锻造更专业的系统集成能力。
凭借技术实力,海博思创在过去相继与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还有宁德时代、施耐德电气、卫蓝新能源等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过万企业涌入、产能规划超2TWh、投资金额达5700亿元……在一系列“激进”市场动作下,2023年行业洗牌隐忧若现。
在张剑辉看来,行业当前竞争白热化,低价竞争的情况大量存在,尤其是部分新进入的企业,缺乏长期积累,只能依靠低价来进入这个领域。另外,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调,电芯价格有所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也有了更多下降空间。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市场出现了储能不赚钱的声音。
“储能系统集成的外圈是硬件平台,比较容易仿造,但最终技术核心和内圈,需要基于海量积累的数据、安全运行的控制保护策略、智能化的算法、系统化的集成思想。”张剑辉强调。
据此张剑辉呼吁,要坚持长期主义,寻找储能的多元价值。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稳定的产品性能、强大的交付能力、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超10GWh项目积累
四大核心能力突出
高工储能:海博思创已经连续三年在国内储能系统出货摘得榜首,取得这样的成绩,您觉得海博思创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
张剑辉:第一,技术和研发优势。海博思创具备10年以上储能系统产品技术研发和项目应用经验。海博思创形成了从电芯参数提取、电池模型设计、控制策略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再到大数据分析、远程告警及电站运维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技术体系,已申请了2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拥有80余项软件著作权。
第二,稳定的产品性能,以及强大的交付能力。海博思创储能系统产品具备安全性高、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智能化程度高等价值特性,能够有效满足储能领域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
目前,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为显著的技术优势,产品实现系统效率最高达87.8%。海博思创优秀的产品一致性,带来更长系统寿命和更高可靠性。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海博思创研发了多款储能标准产品,并在构建产品标准化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可灵活配置能力,压缩了储能系统的开发时间。
海博思创的生产制造基地建立了智能化生产体系,具备全流程质量管控,自动化生产检测,实现了从电芯自动上线、OCV 检测、全自动成组、激光焊接CCD 检查、模组自动测试等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制造,可大幅节省人工,进一步提升产品合格率。全面柔性制造可满足不同客单的高质量要求,具备高效、便捷、丰富、可靠的产品交付能力。
第三,丰富的项目运营优势。海博思创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行业的企业,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储能系统技术的研发,参与的储能系统设计与建设项目超过了300个。海博思创已具有超10GWh的项目实施经验。
第四,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体系技术。海博思创开发的海博云平台,可以实现系统从电芯到生产过程以及现场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溯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对系统故障进行识别与预警,对系统健康状态进行有效诊断。
高工储能:您对于海博思创的定位是怎样的?您觉得海博思创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时代进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张剑辉: 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储能将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海博思创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智慧、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海博思创的使命是“赋能绿色能源 共创零碳生态”,愿景是“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引领者”。
“小而美专业化企业,
可在核心环节、专业领域做到极致”
高工储能: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方面,海博思创的策略如何?
张剑辉:在上下游合作方面,海博思创坚持“和畅”生态。
具体来说,海博思创凭借丰富的产品体系、优质的产品性能和及时响应的客户服务能力,与国内行业众多下游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
海博思创也与宁德时代、施耐德电气、卫蓝新能源等各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力构建储能市场生态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高工储能:当前储能领域纵向一体化趋势较为明显,而且更多的电池企业延伸来做系统集成,您对此怎么看?以及您的规划是怎样的?目前对PCS、电芯的产业链布局是怎样的?
张剑辉:目前,行业内涉足储能系统集成的厂商越来越多,众多锂电池厂商、PCS 和电力设备厂商等,也将产业链延伸至系统集成领域,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各类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打法和优势。
从成本端来看,一体化的企业有助于降低成本,但产业链盈利的环节是随着时间变动的。储能所涉及的上游环节众多,很多环节都属于重资产,扩产周期长,一体化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运营风险相对较高。专业化的企业小而美,可以在核心环节、专业领域做到极致。
企业专业化还是一体化,要根据自身条件,从两个关键因素来判断,其一,是否可以降低总体成本;其二,是否有利于储能系统性能的提升。
目前海博思创已经做了一些相关零部件的布局,在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电力电子的研发,海博思创自研自产的PCS已经批量应用到项目中去。海博思创也联合了上游的电芯企业,共同研发半固态或者固态电池,提前做下一代技术布局。
对于海博思创来说,我们在保持系统集成专业化的基础上,未来,公司将持续围绕储能产品和应用,对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探索与长期的布局规划。全方位打造储能全产业链闭环,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推动新型储能系统的全面市场化发展。
“5年内实现海外、
国内业务规模齐平”
高工储能:您对于海博思创的未来,有哪些展望?有哪些期待?
张剑辉: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世界面临着能源转型的巨大变革,海博思创将抓住时代机遇,开启新的发展征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在国际化布局方面,海博思创将积极布局海外,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力争在5年内实现海外和国内业务规模齐平,成为世界一流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第二,在产业布局方面,海博思创将在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探索与长期的布局规划,提升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水平。
第三,在产能布局上,海博思创将以北京为核心,向全国各区域延伸布局,逐步形成以华北、西北、华南为重点,覆盖全国、支持海外的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生产数智化水平,打造高端、智能化的制造工厂。
储能赛道“坡长雪厚”
亦具有专业壁垒
高工储能:当前储能赛道已经变成了“千军万马涌进来”,您对此怎么看?
张剑辉:在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领域迎来发展的春天,也吸引了各行业企业的加入。“千军万马涌进来”首先是一件好事情,我个人喜欢行业热闹一些,代表了储能赛道“坡长雪厚”、前景广阔,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给行业带来蓬勃生机。
但同时也要看到,储能赛道是具有专业壁垒的,不是热钱投入进来就能做好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相当繁杂,涉及从电芯本体的电化学到数字化建模,芯片和电池的充放电电池管理,和电网的交互,电力电子控制管理,到最终整套系统集成和运维。
储能系统集成的外圈是硬件平台,比较容易仿造,但最终技术核心和内圈,需要基于海量积累的数据、安全运行的控制保护策略、智能化的算法、系统化的集成思想。做系统集成要求对客户和实际应用场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这些是海博思创这样长期深耕储能领域的企业构建起的“护城河”。
“坚持长期主义,
寻找储能多元价值”
高工储能:储能行业低价竞争不断,洗牌声音不断,您对此怎么看?您觉得具备哪些特质的企业将在这场纷扰的行业战中脱颖而出?
张剑辉:行业当前竞争白热化,低价竞争的情况大量存在,尤其是部分新进入的企业,缺乏长期积累,只能依靠低价来进入这个领域。另外,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调,电芯价格有所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也有了更多下降空间。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市场出现了储能不赚钱的声音。
当前市场情况下,企业考虑短期的竞争需求,势必跟着价格趋势走,但非理性的价格比拼并不是健康的行业生态。行业要坚持长期主义,寻找储能的多元价值。海博思创一直在做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目前看来,调频项目、共享储能项目、储充一体化等项目的收益还是相对较好的。
行业需要理性竞争,未来,储能系统成本的大幅下降,一方面需要依靠产业规模化的大幅提升,包括规模化生产制造、规模化采购、标准化产品等;另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更新迭代,将底层数据打通,大幅提升系统的效率或循环寿命,这是储能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稳定的产品性能、强大的交付能力、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源:高工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