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创辉煌!中国能建铁岭调兵山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签约
发布日期:2024/8/6
8月3日,中国能建铁岭调兵山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调兵山市举行。
项目年产20万吨绿醇,总投资约90亿,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10万吨绿醇及2万吨绿色航油,总投资额约42亿元。将配套建设集中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设施。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带动固定就业超200人,年均可增加政府税收约0.75亿元。
本项目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应用CO2耦合新能源制氢制甲醇及延伸生产绿色航油工艺。在地方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甲醇及航油生态体系,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地方绿色低碳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公司聚焦“能源+”“+能源”新业态,大力践行“1331”战略,全力锚定“1618”目标,为投资公司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千亿级投资集团新局面贡献力量。
在当今全球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航空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绿色航油作为一种从非化石资源中提炼的航空燃料,相较于传统的石油基航空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5%~85%,对于降低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欧盟敲定了RefuelEU Aviation协定要求,规范和鼓励在民用航空领域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并强制航空燃料供应商从2025年开始,确保在欧盟机场向飞机运营商提供的所有燃料中含有最低比例的SAF,且这一比例在2050年将上升到70%。SAF是指利用清洁原料制造、实现减排且能够直接应用于传统航空发动机的清洁燃料,原料来源包括废弃油脂、城市废弃物、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以及可再生电力等,相比传统航空煤油最多可减少80%的CO2排放,被业内普遍认为是航运业最有潜力的碳减排措施。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50年,全球可持续航煤需求量将超过3.5亿吨/年,2025和2030年SAF的全球市场规模分别可达到1260亿元和3670亿元,全球各国开始加大对SAF的研发和应用。
作为航空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绿色航油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国内目前已有中能建、国电投等多家大力布局绿色航油项目。
2023年11月,中能建投资约26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30万吨绿色航油和30万吨绿色甲醇的生产基地。
2023年12月,国电投“氢绿龙江”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暨万吨级绿色航煤示范项目、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绿色航油项目、久泰30万吨绿色甲醇制10万吨绿色航空煤油项目完成签约。
2024年3月,中能建中电工程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签订绿色甲醇与绿色航煤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
5月8日,中能建双鸭山市生物质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项目签约。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208亿元,规划年产100万吨级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配套建设甲醇工厂、航油工厂、生物质预处理工厂、风电场、光伏电站、制氢储氢设施等。
6月18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与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就中能建通辽科左后旗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产业园项目签署投资开发协议。6月19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又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关键技术开展合作。
6月18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与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就中能建通辽科左后旗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产业园项目签署投资开发协议,氢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京光及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奇·达楞太等双方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6月25日,山西国际通辽市扎鲁特旗风电制氢制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获备案。主要建设10万吨/年航空煤油生产线;绿电制氢建设8个制氢单元,每个单元配置4套1000Nm³/h电解槽设备,碱性电解槽共32个,碱性电解槽总制氢能力为32000Nm³/h;建设综合办公系统及辅助生产系统。此前4月,扎鲁特旗人民政府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新能源投资公司绿色航空煤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8月3日,中国能建铁岭调兵山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调兵山市举行。
继绿色甲醇投资热之后,又一氢基能源被挖掘。当前,新一轮的“氢能热”席卷全球,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路径,碳减排的风正在吹向每一个行业,“绿氢”解决方案也将大放光彩。
来源:全球氢能、中国能建投资公司辽宁分公司、碳索氢能 图片来源:中国能建投资公司辽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