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碳协同!朱共山:“电力+服务”构筑新能源与电力系统协同发展生态圈
发布日期:2024/9/12
9月10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中国大唐集团联合主办的“2024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围绕“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的企业实践”展开探讨。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过去十年,新能源产业一路快跑,正逐渐从装机主体转向发电主体。8月29日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年,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风光装机超过12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了2030年装机目标。
但与此同时,消纳难也成为新能源最大的痛点。还存在着装而不能发、发而不能用,上网难、入市难、市场价格波动大等情况。新型用电模式涌现,电力需求刚性增长,使得负荷端多元化、分散化,复杂性、不确定性成倍增长,新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大范围余缺互济能力不足。白天富余,晚上缺电,电力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频繁切换,电力系统净负荷的“鸭子曲线”正向着更为陡峭的“峡谷曲线”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着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的双重压力,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近期,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9大专项行动”打开了新能源消纳、配置和调控空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是电力行业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方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推动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互济、优化配置。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已经占到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按照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部署要求,到2030年新能源将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全面入市大势下,新能源的上网电价将逐步从固定电价走向浮动电价。这些变化和趋势充分体现了电力市场对能源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国家正在通过量利兼顾、移峰填谷、市场价格等手段引导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已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电力市场立体交易机制,进一步还原了新能源电力的价值属性、经济属性和绿色属性。目前,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快速攀升,中长期交易成为稳量保价主力军。电力现货市场覆盖全国80%以上地区,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和实时市场三类现货交易成为电力市场晴雨表。去年以来,山西、广东、山东等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山西作为全国首家电力现货市场“转正”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有效运行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激励了火电、燃气机组顶峰发电,引导电力用户移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火电企业从关注电量转向量利兼顾,新能源企业从吃政策补贴转为向市场要利,售电公司从赚差价转向做服务,电力用户从按需用电转向按价用电。与此同时,在电力辅助服务方面,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逐渐兴起,进一步激励新型主体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挖掘新能源消纳空间。
协鑫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力企业,34年来始终专注于绿色电力,以“电力+服务”模式,在新能源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协鑫获批/投运的电网侧储能规模迅速增长,有效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项目体量在同业保持领先。
今年夏天,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同比增长超1亿千瓦,北京、上海、江苏等17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新型储能在此期间有力支撑了迎峰度夏的电力保供。以江苏为例,全省新型储能项目累计建成投运540万千瓦,同比增加10倍,一年内可帮助电网消纳约30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协鑫已在全国投运13座独立储能电站,充分参与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在浙江建德的华东地区最大2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为当地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注入澎湃新动能。此外,以长短时结合、多类型混合为特点的混合储能模式将在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构网型储能将迎来大发展,成为“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的关键环节。协鑫深度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开发虚拟电厂+光储充算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大数据预测模型+虚拟电厂精准管理调控,及时响应“削峰填谷”电力需求邀约。新能源汽车正快速普及,因充放电时空分布不均对电网韧性提出更高要求。协鑫集团的光储充放算检云一体化方案,以数字能源电力大模型优化算法为基础,通过综合能源虚拟电厂与移动能源负荷聚合商的科学调度,协同用户、充电桩、充电站运营商等各方,实现电力能量内外循环的优化配置。
山西这一昔日的“煤老大”正变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电力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山西与江苏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起始点,500千伏山西阳城—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和±800千伏雁门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效缓解了华东地区电力紧张局面,“晋电下江南”成就了三晋大地与烟雨江南的唯美来电。山西,从输“煤电”到送“绿电”,省间外送绿电量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发电消纳率保持在97%以上,这些优异成绩极大鼓舞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未来,“电碳协同”将进一步推进绿电价值的兑现,绿电绿证将成为企业提升碳竞争力的标配。山西样本是电力统一大市场的缩影,中国电力市场也正加速进入绿电消费时代。
人说山西好风光,零碳未来也亦然。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