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从技术探索到商业落地!阿特斯储能十年磨一剑

发布日期:2025/3/8



      阿特斯---崛起的储能“王者”,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探索到商业落地的蜕变,更在海外市场树立起中国储能企业的标杆形象。


      近日,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在接受采访时,系统剖解了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家史、核心竞争力以及应对行业周期的策略。


      大增505.28%!大储业务爆发       


      2月27日,阿特斯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1亿元,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扣非净利润22.65亿元。


      据公告,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光伏组件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挤压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但公司海外大型储能业务的爆发增长及利润贡献,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从财报看,大型储能作为阿特斯第二主业的增长曲线得到进一步巩固,2024年阿特斯储能的高利润率主要来此前签订的高价订单。与此同时,阿特斯前期大量的储能项目储备和在手合同订单进入收获期,其海外大储领域的先发优势领先行业,海外储能业务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等全球主要的大型储能市场多点开花。


      数据显示,2024 年阿特斯储能业务出货达到 6.5GWh, 同比增长 505.28%。预计 2025 年公司大型储能业务出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 11-13GWh,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阿特斯SolBank大型储能系统的制造产能已达20GWh。预计到2025年底,其制造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30GWh。


      十年磨一剑,阿特斯储能已自成一派,在一众光伏组件大厂中脱颖而出。


      十年磨一剑,阿特斯储能故事


       阿特斯储能的起点可追溯至2013年。彼时,全球储能市场尚处于萌芽期,阿特斯团队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加拿大渥太华竞标并中标首个储能项目。然而,这个项目的落地却历经波折——从中标到施工耗时四五年,最终在2018年才交付。


      早期的探索充满艰辛:"这个项目没赚钱,投入了大量工程师资源及时间,但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瞿晓铧回忆道。


       2015年,阿特斯收购美国Recurrent Energy——夏普旗下专注于光伏电站开发的企业。这次并购不仅为其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大型储能项目开发的全流程经验。此后,阿特斯开始在美国加州布局储能业务,并逐步开启储能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


      2019年是阿特斯储能的关键转折年。这一年,瞿晓铧做了两个重要的人事决定:一是任命原Sunedison高层,也是以前的老同事为全球储能CEO,组建了一支本土化团队;二是成立储能事业部,聚焦磷酸铁锂储能技术研发。这一年,阿特斯正式吹响向储能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


     “2019年我受伤了,但是团队还一直在往前奋进,其实我觉得挺幸运的。公司选人很重要,最后是靠团队,用10年磨一剑,磨出了现在的结果。”瞿晓铧说道。


      也是这一年,阿特斯在美国普林斯顿建立了储能系统研发中心。


       2021年,阿特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储能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当年,阿特斯交付了900MWh储能项目。2022年,阿特斯先后推出大储产品推Solbank和户储产品EPCube。


      厚积薄发,2023年成为阿特斯签单大年。随后2024年进入收获期,前期大量的储能项目储备和在手合同订单开始“开花结果”,阿特斯海外储能业务多点开花。


      签单的同时,储能制造产能也逐渐配套完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阿特斯SolBank储能系统的制造产能已达20GWh。预计到2025 年底,产能将达30GWh。


      据介绍,阿特斯还在盐城大丰投建自己的第一个电芯公司,产能规划为12GWh,分两期建设完成。


      护城河构筑:大型项目经验与全球化布局


      尽管阿特斯已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其发展仍面临多重考验,比如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价格下降、 技术路线争议等。


      迎接新的挑战,需要看各家企业的实力有多强。对此,瞿晓铧也有清醒的认识,他表示:“尽管2025年利润率可能回落,但新增订单量的增长将弥补利润缺口。”


      瞿晓铧和他的团队并不惧竞争,反倒订单会增加,对于他们来说,阿特斯储能已经构筑起了自己的护城河,源于公司独特的"国际化基因"与大型项目交付能力。


      作为全球少数具备GWh级储能项目经验的企业,阿特斯曾在美国加州打造1.4GWh储能电站,为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储能电站项目,这种从设计、采购到施工的全链条把控能力,使其在海外市场备受客户信赖。


      海外客户对合同履约的高度重视,使得阿特斯即便在行业价格下行周期,仍能凭借过往项目的口碑维持订单量。


      "很多客户愿意等待我们的产品,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能按时保质交付。"瞿晓铧强调。


       他表示,“储能的周期很长,海外客户比较信任优质供应商,现在我们的PCS主要配套国外产品,但自己的PCS也跟上了,随着价格下来,相对来说PCS的重要性就增加了。我们的目标是2027年后全面使用自研PCS签单,这会显著增强竞争力。从时间上听起来有点慢,但我觉得慢,说明护城河更牢。”


       回望阿特斯储能的十年征程,其成功绝非偶然。从加拿大首秀的踉跄起步,到美国、澳洲等市场巨型储能订单的从容交付;从依赖进口技术的被动跟随,到自研自产的主动掌控,这家企业始终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打磨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储能进入爆发期的当下,阿特斯的经验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技术突围需立足长期,市场拓展需注重本土化适配,而真正的护城河,永远来自对客户需求与行业规律的深刻洞察。


来源:储能见闻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