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PEM制氢新赛道!中海油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投产
发布日期:2025/5/18
5月9日,中国海油化学生物天然气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一次性打通生产流程,成功产出国内首吨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产品,标志着公司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项目以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城市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原料,利用公司现有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生产绿色甲醇。“与传统甲醇相比,该项目生产的绿色甲醇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比例达到79%,超过欧盟减排标准10%。”公司绿色甲醇工作组海南项目负责人表示。
本月初,该项目全产业链顺利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简称ISCC认证),获国内首张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ISCC EU证书。ISCC EU是生物能源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强制性认证体系,其影响力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此项认证意味着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产品已获得欧盟准入证,为项目正式投产后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投产后,将根据订单按需生产,实现以“城市垃圾-清洁能源-绿色燃料”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为公司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动力。
中石化、中石油早已发力制氢装备,同为“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虽布局较晚,没有像中石化和中石油那样高调,但也在暗暗发力。
5月15日,中海油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公布“海油发展-上海区域中心-MW级PEM制氢系统撬装辅助装置(BOP)”中标结果,苏州市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
巅峰氢能了解该辅助装置的用途:与中海油(山西)贵金属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台200Nm³/h PEM电解槽,组成一套完整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中海油(山西)贵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金属公司”)是中海油集团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发展”)的全资子公司。
按时间推算,目前贵金属公司已组装好了一台200Nm³/h PEM电解槽。2024年9月30日,中海油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发布了“MW级PEM制氢电解槽加工服务”,招标人为中海油(山西)贵金属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鹭岛氢能以98万元的价格,中标了这一项目。也就是说,贵金属公司提供了PEM电解槽的核心零部件,鹭岛氢能负责加工组装并提供一部分配件。
众所周知,国内电解槽供应链已逐渐成熟,电解槽厂商的竞争则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工艺上,这代表了电解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贵金属公司与鹭岛氢能合作,称得上是“强强联合”。
那么,随着辅助装置(BOP)采购到位,中海油将组装出一套完整的MW级PEM制氢系统,正式成为该领域的“新玩家”。
中海油本次城市垃圾生物天然气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的生产流程打通,是中海化学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阶段性成果。该项目很好地耦合了中海化学在富碳天然气制甲醇领域的经验和技术。
中海油正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5月初,该项目全产业链顺利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简称ISCC认证),意味着该绿甲醇产品已获得欧盟准入证,为项目正式投产后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除中海化学外,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华鹤煤化公司、中海油(山西)贵金属有限公司、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布局绿甲醇、制氢装备、液氢储运、海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绿色低碳或零碳项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2025年3月,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绿色甲醇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和节能评估审查。项目计划总投资0.9亿元。该项目将生物质、废弃物或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绿色甲醇。
2025年3月,中海油(山西)贵金属有限公司发布200Nm³/h PEM电解槽配套撬装辅助装置(BOP)招标公告。2025年5月15日,中海油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公布“海油发展-上海区域中心-MW级PEM制氢系统撬装辅助装置(BOP)”中标结果,苏州市氢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50万中标。
2024年10月22日,由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执行的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运输船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完成首船吨级以上液态氢长距离跨洋运输。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国内率先贯通了液氢跨洋运输的全产业链,为我国未来大规模氢能洲际存储转运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再升级。
2024年12月20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该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试运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022年6月29日,中国海油正式发布《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简称《双碳行动方案》)。《双碳行动方案》规划,力争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50年国内能源产品中2/3为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50%,成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中坚力量。
来源:碳索氢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