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三箭齐发!瑞浦兰钧品牌日全系新品引爆行业新浪潮

发布日期:2025/10/24


      科技、智能、高效……这些工业4.0时代的形容词,在瑞浦兰钧品牌日上,让储能行业的先进智造有了具象化。


      10 月23日,聚能启新·瑞浦兰钧品牌日于浙江嘉善盛大启幕。会议现场,其自研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392Ah储能电芯、588Ah储能大容量电芯以及Powtrix® 6.25MWh系统重磅焕新亮相。



     这是瑞浦兰钧问顶®系列技术的又一次迭代与创新,与此前产品相比,新品及解决方案沿袭了其实现能量、安全、循环三大关键性能完美平衡的优良传统,在深度融合场景需求,不断以技术创新赋能和引领储能行业破卷大容量时代。


     三大产品焕新
     引领储能大容量时代


      受市场内卷与技术突破双重驱动,向大进化已成为储能电芯发展创新的大势所趋。


     一方面,“降本增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匹配超大容量电芯提升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成为实现系统产品极致降本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在即,长时储能需求爆发。
      在此背景下,储能电芯赛道正加速迎来新一轮的“扩容”与技术“卡位”。根据「储能100人」不完全统计,各大厂商推出的大容量电芯产品超过20款。涵盖392Ah、472Ah、530Ah、565Ah、587Ah、625Ah、628Ah、630Ah、688Ah、690Ah、720Ah、770Ah、1175Ah等多种规格。


     此前业内一致将储能电芯划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为280Ah产品,第二代以314Ah容量为代表,第三代即目前正在规划和推出的超大容量电芯。截至2024年,300+Ah电芯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超过50%,全面替代280Ah。


      虽然314Ah电芯成为第二代主流储能电芯已成为业内共识,但目前第三代大容量电芯统一规格尚未明确,各种尺寸之争也日趋白热化。“当下正处于电芯容量迭代和卡位的关键时期,到底哪种容量能够成为新顶流,市场上说法不一,但谁能率先量产交付,谁就占据一定上风”,一位储能资深从业者告诉「储能100人」。


    “392Ah电芯堪称‘全应用场景明星’,能灵活适配户储、工商业储能及电力储能多种场景,一个顶三个。每单颗电芯就是1.25度电,相较314Ah,能量提升了25%。在户储领域,4 颗392Ah就能轻松集成为5度电,8颗就是10度电——真正做到了轻、快、 好、省。”瑞浦兰钧表示,“因其尺寸的兼容和适配性,314 Ah的产线能全面兼容 392Ah,我们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和认证,支持给客户送样测评,发布即可量产。”


    


     从性能上看,通过创新性的问顶技术,392Ah电芯实现了极致的空间利用,有效提升了能量存储效率。电芯能量效率高达95%(0.5P)、循环寿命10000+次,25-30年超耐久,支持电力储能,户用储能多场景应用,性能均衡且安全可靠。


     同样在新品焕新环节发布的还有588Ah储能电芯,该产品是针对长时储能推出的标杆产品。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鼓励适度布局超长时储能技术。业内观点普遍认为,未来储能时长将逐渐从2h、4h走向6h乃至8h,市场对大容量、长寿命储能专用电芯需求迫切。


      588Ah超大容量电芯,具有超高能效,0.5P能达到95%,对于4h的长时应用场景,能效高达96.6%,能量密度达420Wh/L,同样具备10000次+超长循环、25-30年超耐久特性,可以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两款电芯均实现了能量、安全、循环三大关键性能的完美平衡,采用无极耳下沉技术,内部空间利用率提升3-5%,DCR(直流电阻)下降16%,减少能量损耗,同时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储能电芯不断做大的背后还有系统集成向更高、更大容量持续演进。2023年初,市面上标准的20尺单舱电池容量还以3.35MWh为主,仅用半年时间,主流厂商便将储能系统规格“更新”到5MWh,2025年以来,储能系统容量更是已经推向8MWh甚至10 MWh。


      品牌日现场,瑞浦兰钧Powtrix® 6.25MWh储能系统同步亮相。该系统搭载392Ah电芯,系统规格达6.25MWh,相较搭载314Ah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提高25%,占地面积节约16%,工作时长缩短18%,系统集成成本降低10%。


      根据瑞浦兰钧介绍,本次发布的6.25MWh储能系具有四大创新性的突破:第一,行业天花板级的超高能效,95.5%;第二,2A主动均衡,极致可靠,彻底解决系统一致性难题; 第三,从温控到抗震,再到整舱防火,全方位的安全卫士,特别是其零热扩散设计,通过无热失控扩散整舱燃烧验证,免排液运降低运维成本,稳定运行更有保障; 第四,极简运维,省时省力。


      以20尺集装箱为例,单系统每增加1MWh,平均直流侧均摊成本下降约15%。而储能电芯容量、性能的提升是储能系统容量、性能提升的关键,通过超大容量电芯实现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单位容量制造成本降低已然成为行业共识,也是电芯加快容量向大“内卷”的直接原因。


        除了本次发布的新品之外,作为储能电芯企业的引领者,瑞浦兰钧一直不断实现产品的创新迭代,已经广泛布局了从280Ah到688Ah的全谱系储能专用电池产品矩阵。其中300 Ah以上的产品,包含314Ah、345Ah、392Ah、564Ah、587Ah、588Ah、625Ah、688Ah等8种规格,可满足国内以及海外储能市场的多场景应用需求,累计出货量达30GWh。


      市场表现亮眼
      储能业务已成第一引擎


      与产品持续迭代创新同样亮眼的还有瑞浦兰钧强劲的市场表现。


     成立8年,“成长速度飞快”,或许是业内广大从业者对瑞浦兰钧的最大感受。2017年成立,次年即投产,从产品开启交付到年营收破百亿仅4年,是行业内营收破百亿速度最快的企业。


     尤其进入2025年以来,瑞浦兰钧的各项业务都仿佛被按下“加速键”。10月14日,瑞浦兰钧发布三季度报,该公司2025年三季度出货量超23GWh,创集团单季度出货量最好记录;并且单月出货量最高超8GWh,创集团单月出货量最好记录。


     对比2024年其锂电池43.71GWh的总出货量,瑞浦兰钧单季出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的一半。再结合半年报来看,瑞浦兰钧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已实现超55.4GWh锂电池销售量,超过2024年全年销售量,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屡创佳绩折射出的是过去一年里,瑞浦兰钧启动战略、产品与市场全面升级以应对市场新周期。战略上聚焦质量、优质客户与项目及真实需求,打造可量产落地且可持续的方案;产品上以技术突破解决客户痛点,问顶技术便是深耕结构与系统的成果;市场上海外布局稳健,贴合客户需求推进项目。目前该公司经营向好,盈利拐点初现。


     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瑞浦兰钧的电池产线便已进入满产状态,今年以来,其在各细分市场取得的成绩都可圈可点:2025年上半年,瑞浦兰钧户储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储能电芯跻身全球前五;新能源重卡电池市占率7.5%、换电重卡电池18%,均列全国第二,同比增长809%;国内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3.29GWh,排名第六,市场份额提升最快。并且,瑞浦兰钧已连续7个季度获得「彭博新能源财经Tier 1一级储能供应商」荣誉。


     回顾近一年多的市场表现,储能业务最为突出。根据半年报,瑞浦兰钧上半年共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约119.3%,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约78.5%。


      这意味着,储能业务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为瑞浦兰钧业务增长的第一引擎。


     而储能业务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瑞浦兰钧在2025年迎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双面爆发”。据不完全统计,瑞浦兰钧已公开超26.5GWh储能订单:9月,瑞浦兰钧与Energy Vault签署供货协议,将在2026年供应3GWh储能系统。8月,瑞浦兰钧与日本阪和兴业株式会社及另一家日方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内将在日本市场累计交付超1GWh储能系统。6月,瑞浦兰钧先后与晶科储能、德业储能、平高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392Ah等储能电芯超20GWh。5月,瑞浦兰钧与韩国晓星重工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供应2.5GWh储能产品。


     此外,在招投标市场,今年以来,瑞浦兰钧也频频中标或入围中能建6GWh电芯框采、中车3GWh电芯集采、中核12GWh储能系统集采等大型央国企招标。


     可以说,目前瑞浦兰钧的储能业务已经全面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聚焦国际
     海外市场加速扩张


    具体来看,海外市场是瑞浦兰钧的主要增长点。2025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储能业务70%订单投向欧美、澳洲等高毛利海外市场。这一战略布局使其海外收入连续4年保持强劲增长。


     年报显示,2024年瑞浦兰钧海外收入达26.63亿元,同比增长153.41%,年海外收入较2020年增长了1059.87倍;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0.28%增长至2024年的14.96%。


     众所周知,现在的国内储能行业,不论是电芯还是系统甚至是整个储能产业链都处于“卷生卷死”的状态,价格战更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出海/全球化”被企业视为破局的重要途径。几乎可以预见,未来谁能更早完成全球化布局,谁就更有可能拥有改变或重塑产业新格局的力量与历史机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1-5月,中国储能相关企业新增出海订单/合作已超过14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6.27%。


      海外订单满天飞的同时,头部电池厂商都在加速海外产能布局,瑞浦兰钧也不例外。近几年,瑞浦兰钧通过在德国设立欧洲子公司、在美国设立北美子公司,逐渐完成了对全球主要市场的本土化布局。


      今年年初,瑞浦兰钧位于印尼的首个海外制造基地已开启建设,该工厂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的动力与储能电池,旨在增强其在东南亚的业务,更便捷地接近当地客户资源以及原材料产地。


      这种"本地研发+就近生产+全球交付"的模式,将进一步提高瑞浦兰钧在全球市场的交付能力,还能够更好的应对当下因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


     除了储能产品,瑞浦兰钧动力产品的出海版图也正在扩大。5月29日,瑞浦兰钧与印度尼西亚Bakrie & Brothers集团正式签署商用车电池系统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2025年内合作交付超过3000辆电动公交车和卡车的动力电池。


     无论是产品的不断迭代还是在动储领域双面开花以及国内外签约不断,瑞浦兰钧的底气源于其自身深厚的技术实力和背靠青山实业,资源、技术与市场能够协同共进。


     瑞浦兰钧研发初创团队由多名国内外新能源电池行业顶尖专家组成,掌握世界领先的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研发团队秉持长期主义战略“卷技术”,重视技术研发。


     依托母公司青山实业深厚的国际化企业基础,加持其全球化的大规模制造经验和运营经验,以及在资源端的广泛布局,让瑞浦兰钧在新能源赛道中的竞争优势凸显。瑞浦兰钧动力、储能电池已经获得Stellantis、Nissan、smart、volvo等国际车企,以及Energy Vault、 Vena Energy 等国际储能客户广泛认可与合作,动力、储能客户已遍布全球市场。


     如今,瑞浦兰钧正在将青山实业的优势复刻到电池领域,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和渠道整合能力,在“长坡”的电池赛道上不断积累“厚雪”,为公司的动力和储能业务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来源:储能100人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